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老舍《读书》作品赏析|导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老舍《读书》作品赏析|导读

读书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

从我一生下来直到如今,没人盼望我成个学者;我永远喜欢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爱念书。

书的种类很多,能和我有交情的可很少。我有决定念什么的全权;自幼儿我就会逃学,愣挨板子也不肯说我爱三字经和百家姓。对,三字经便可以代表一类——这类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以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

第二类书也与咱无缘:书上满是公式,没有一个“然而”和“所以”。据说,这类书里藏着打开宇宙秘密的小金钥匙。我倒久想明白点真理,如地是圆的之类;可是这种书别扭,它老瞪着我。书不老老实实地当本书,瞪人干吗呀?我不能受这个气!有一回,一位朋友给我一本相对论原理,他说:明白这个就什么都明白了。我下了决心去念这本宝贝书。读了两个“配纸”,我遇上了一个公式。我跟它“相对”了两点多钟!往后边一看,公式还多了去啦!我知道和它们“相对”下去,它们也许不在乎,我还活着不呢?

可是我对这类书,老有点敬意。这类书和第一类有些不同,我看得出。第一类书不是没法懂,而是懂了以后使我更糊涂。以我现在的理解力——比上我七岁的时候,我现在满可以作圣人了——我能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明白完了,紧跟着就糊涂了;昨儿个晚上,我还挨了小女儿——玫瑰唇的小天使——一个嘴巴。我知道这个小天使性本不善,她才两岁。第二类书根本就看不懂,可是人家的纸上没印着一句废话;懂不懂的,人家不闹玄虚,它瞪我,或者我是该瞪。

我的心这么一软,便把它好好放在书架上;好打好散,别太伤了和气。这要说到第三类书了。其实这不该算一类;就这么算吧,顺嘴。这类书是这样的:名气挺大,念过的人总不肯说它坏,没念过的人老怪害羞地说将要念。譬如说元曲,太炎“先生”的文章,罗马的悲剧,辛克莱的小说,大公报——不知是哪儿出版的一本书——都算在这类里,这些书我也都拿起来过,随手便又放下了。这里还就属那本大公报有点劲。我不害羞,永远不说将要念。好些书的广告与威风是很大的,我只能承认那些广告做得不错,谁管它威风不威风呢。

“类”还多着呢,不便再说;有上面的三项也就足以证明我怎样的不高明了。该说读的方法。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看侦探小说的时候,我先看最后的几页,省事。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因此,设若我真去批评,大概是高明不了。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儿子是自己的好”,我还不晓得,因为自己还没有过儿子。有个小女儿,女儿能不能代表儿子,就不得而知。“老婆是别人的好”,我也不敢加以拥护,特别是在家里。但是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像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第五,哼,算了吧。

【导读】

大师的读书法

人们常说,读书要读透、读精、读杂,这样才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可是老舍的读书理念和方法却别具一格,不妨拿来一试。

老舍从来都拒绝看那些自己不爱看的书,他反感三字经之类的书,并很大胆地说:“这类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这类书,不是没法懂,而是懂了以后更糊涂,书上明明写着“人之初,性本善”,可他自己却被两岁的小女儿打了一个嘴巴——她才两岁,性本不善呀!第二类是像相对论原理这种满是公式的科普读物,书上没印着一句废话,可是根本看不懂。第三类是“名气挺大,念过的人总不肯说它坏,没念过的人老怪害羞的说将要念”,这些书的广告做得很不错,内容其实不敢恭维。

既然是方法,那就清晰地说明。老舍的读书法有四点,条分缕析,一一道来:“第一,读书没系统”,“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老舍对读书看得透脱,也说得俏皮:“我不能叫书管着我”,“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这些话分明是在调侃笑谈,让我们读起来也忍俊不禁。我们的头脑不应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接受信息之外,不能忘记了自己也有头脑!

本来应该是个严肃冷峻的话题,但在这位语言大师的笔下,却变得如此轻松愉悦。话语完全口语化,读起来如同在听一位老朋友侃侃而谈,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个晦涩难懂的词句,就在这极其浅显的语言中,说明了一个个深刻的读书之理,真可谓深入浅出。

老舍的幽默并不是简单的搞笑,而是在自然率真的说笑中毫不隐讳地批判了“死读书”的陋习,将自己轻松自如享受阅读的做法想法讲述得不落俗套。道理意味深长,却不是板起面孔提要求,让我们在明白读书之道的同时,领略到他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风格。严肃的话题也可以变得有趣,唯有老舍。

猜你喜欢
  •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名言: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注释: 劳: 辛劳, 劳苦。伐: 自我夸耀。德: 自以为有恩德。厚: 敦厚。至:极点。 句意: 很辛劳却不自我夸耀, 有功劳却不自以为有恩德, 这是最大的敦厚

  •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注释】 选自《老子》四十一章。 大器:大的器物。后指大才。 希:少。一说没有。 大象:事物的本原。 隐:潜藏,隐微。汉帛书乙本作“褒”。 【赏析】 老子最先认识到事物间的矛盾统一关系,他不仅看到了矛

  • 曹操名句

    摘要: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千里马虽然老了,终日伏在马棚之下,但是它的志向仍在驰骋千里;有志之士即便到了晚年,他的壮志雄心也不会消沉。表达了诗人人寿有限而壮志无穷的豪迈气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

  • “察今”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①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② 。东夏之命 ③ ,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

  • 古诗词描写花(描写花的古诗全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描写花,内容包括描写花的古诗(全诗),描写花的古诗词,描写花的诗句。梅花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

  • 《九月十日龙兴寺饮饯蹇磻翁赴梁门酒半题名南赏析》

    【原题】:九月十日龙兴寺饮饯蹇磻翁赴梁门酒半题名南轩因偶书屋壁

  •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节选)

    [宋]苏轼 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在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颍州,即今安徽阜阳。颍州有西湖,是游览胜地。赵德麟,即赵令畴,当时为颍州判官。元祐六年(1091),苏轼调知颍州。由于颍

  • 智囊《威克卷十一》译文与赏析

    威克卷十一威克卷十一 【原文】 履虎不咥,鞭龙得珠。岂曰溟涬,厥有奇谋。集《威克》。 【译文】 踩住老虎的尾巴,它就不能再

  • 苏轼《次韵子由种杉竹》全诗鉴赏

    散庭空雀噪入檐,闭门独宿夜厌厌。似闻梨枣同时种,应与杉篁刻日添。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先生坐待清阴满,空使人人叹滞淹。

  • 古代名句“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注释与译文

    【名句】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注释与译文]邪恶小人象苍蝇一样颠倒黑白,谗言巧语使得亲骨肉也变得疏远。苍蝇能污白使黑,故以为喻。诗句指斥搬弄是非的坏人造成了骨肉分离的局面,语含激愤。 参考文献 (三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