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咏雪竹》全诗原文、鉴赏和赏析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赏析]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不少本来无生命意识的客观自然事物,被人为地赋于浓厚的主观情趣,成为某种类型的社会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象征标志或直接载体。于是,诗人便即之托物言志,将自我的理想追求、情操意味寄寓到这种已充分主观化了的自然事物里,使之有象外意,给人以回味联想的余地,诗歌也就变得丰厚蕴藉。朱元璋这首小诗便是如此。
松、梅、竹,历来被称作“岁寒三友”,主要是指它们凌霜傲雪的自然物性。为诗文中所不断讴歌表现的题目。本诗不作外部形体的描摹,只就竹在大雪中挺直不屈的神态着笔,说它虽因 “雪压”而暂时“枝低”,但“虽低不着泥”,绝不因恶劣环境的严酷压力而丧失最基本的品格操守。后两句又转过一层,坚信冰雪不会长久,“明朝红日出”,将会艳阳千里,顷刻间冰雪消融,那么,绿竹高耸,“依旧与云齐”,不失原来的高风亮节。
篇中流溢着乐观情绪,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造语浅显明白,率直中却寓有深意。
-
【5346】电影音乐(〔美〕凯瑟琳·卡利纳克著,徐黎译,印张18,2021年1月第1版,39元)△7章:电影音乐是做什么的?电影音乐如何产生效果
-
作者: 金其 《东观汉记》是东汉一代的国史。东观是洛
-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处】唐杜牧《 赠别二首其一 》。 【意思1】春风中走过扬州的十里长 街,把沿街歌楼舞榭的珠帘卷起来,觉得里面的那些佳丽总不如你漂亮动人。后 用来表达一种对
-
匪风 作者: 李继光 【本书体例】
-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作品赏析【注释】:
-
古文观止·史记·酷吏列传序① 孔子曰: “道
-
霜後叶初鸣,羸骖遶涧行。川原人远近,禾黍日晴明。病质惊残岁,归涂厌暮程。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声。
-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
-
【原题】: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君以边事论政府行)
-
这首小诗超越了男女情事的描写,它敏锐地抓住了送别中有时会出现的一种情景,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用了《春江曲》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