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答谢中书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答谢中书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1),沉鳞竞跃(2)。实是欲界之仙都(3)。自康乐以来(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

〔注释〕(1)颓:落下去。(2)沉鳞:水中的游鱼。(3)欲界:佛家语,即人世间。(4)康乐:指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喜游山水。(5)与: 参与、领略。

〔鉴赏〕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给作家创造意境、寄托情怀,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齐梁时期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篇写景寄情的名作。谢中书名微(或作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仕梁为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陶弘景给谢中书的这封信,劈头就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就接触到主题,为自己信中谈论山水张本,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山川之美。这个起笔,句意足以统帅全篇,虽只是个开头,尚未说到山川如何之美,但是赞美之情已溢于言表;这不但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令读者产生急于要一读下文的心情。当然,这里的“山川”是指以山川为主体的美丽的自然界,作者用借代手法使“山川”这个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具备了更多的意蕴,也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接着,作者便心折地写道: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是开头总起之后的分承,一句写山,一句写水。“入”字化静为动,好象山峰一意要将它的头顶伸入云端里去,给人以出尘离俗之想。这里的水也不是混浊腐秽、淤浅停蓄,而是清深明净,潺湲流泻,仿佛明镜一样,照彻人的心胸,令人临流窥涧,浊念顿消。在分写山水之后,作者又合写一笔: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只见那两岸的高山,峭立如壁; 而石头则五色斑斓,交相辉映。这些都倒映在清澈的水底。光景多么奇绝、多么绚丽。但是,山川之美绝不止于自身所呈现出的奇观异彩,另外还有附丽于山水而使山水增色的其它自然景物。这些景物与山水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因此也就成了整个山川之美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动人描绘。首先是“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上树木常青,绿竹猗猗,经霜不凋,四季争荣。即使时值秋冬,这里也是生机盎然,毫无萧条肃杀之感。多么宜人的环境,与高隐者的情志又是多么契合! 四时景色有这样的特点,那么一天中晨夕之景又是如何呢?作者接着写道:“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当轻纱似的晨雾逐渐消散,山水从朦胧中露出绰约的丰姿;佳树美竹,也更加青翠欲滴。这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山川草木,映日生辉,景色何等鲜明! 猿猴欢欣跳跃,成群结队,嬉戏于山巅水涯;此呼彼应,鸣声不绝。百鸟争飞于丹崖翠谷之中,相逐于茂林修竹之间,欢呼歌唱,百啭千啼。及至夕阳将坠,满天彩霞映在水中,引得那深藏在水底的鱼儿也纷纷浮上水面,泼刺蹦跳,鳞光闪闪。这里句中用一“乱”字,充分写出了猿鸣鸟呼的群动之欢;着一 “竞”字,有力地表现出鱼跃清波的无限乐趣。作者对山川之美,从山高水清到四时佳景,再到晨夕风光,层层描绘,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写,有虚写;清辞丽句,如诗如画,令读者心驰神往,陶醉于美境之中。然后,用一句话来归结: “实是欲界之仙都。”称赞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这是极高的评价、赞美。我们由此可以体会到他对山川之美的动人描绘,正表现了他对岩居学道生活的热爱,而且,显然是以这个“仙境”中的“神仙” 自居、自矜,甚至自豪的。诚然,作者意识到他是不能完全忘却世务、不过问政治的,他与那“遗世独立”的“神仙”毕竟不同,所以他说这个“仙境”是“欲界之仙都”,他不能、也没有离开尘世,他只是为在尘世能置身于这样的“仙境”而感到欣喜罢了。这就在写景之作中坦露了他作为“山中宰相”的心灵,同时也为我们探求其描摹山水的动因提供了一把钥匙。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写道: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他认为自谢灵运以后,就不曾再有能象谢氏那样赞许山水之奇妙的人。这句话正面的意思是说: 只有他才能象谢灵运那样对山川之奇妙深刻领会,并给予极高的赞美。谢灵运是前代颇负盛名、酷好游山玩水的大诗人。南史说他“爱山水,每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里,莫不备登”。作者以他作陪衬,就更显得自己流连山水是继迹先贤,值得自豪,也显得他在信中的赞许,确是山水“应得之誉”,从而再次强调了山川之美。全文至此以稽古作结,恰好与起笔遥相呼应,结构严谨,针线绵密,突出了主题。

这封信的语言有浓厚的骈俪气息,显示出南北朝时期的文风。不过,它并不是纯粹的骈文。自开头至“沉鳞竞跃”四字一顿,句式整齐,而后面两句却字数不等,句式参差,这就构成了骈散结合的体式。再就四字一顿的句子来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是奇句,接着“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便是属对严谨的偶句。下面“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是奇句,但是和“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连起来看,又成了对仗较宽的偶句。再下面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与“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又是严格的扇面对偶句。四字一顿的句子,内部又是奇偶相生、骈中有散。这样的语言吸收了骈文的长处,有比较整齐的律动; 又避免了骈文常见的短处,无呆板之弊;而且,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鲜明。作者以优美的语言,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统一在一起,难怪寥寥六十八字的短简,就能将山川之美,描摹尽致,令人读起来神气飞越。真是一字千金,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

字数:2198 陈玉麟,苏来琪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605-607页.
猜你喜欢
  • 《送李端·[唐]卢纶》原文与赏析

    [唐]卢纶故关衰草偏,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

  • 顾志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清纪昀等

  • 《容斋随笔·刘项成败》译文与赏析

    刘项成败刘项成败 【原文】 汉高帝、项羽起兵之始,相与北面共事[1]怀王。及入关破秦,子婴出降,诸将或言诛秦王。高帝曰:“始怀王

  •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苏轼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与襄阳孟浩然。 木落骚人已怨秋 ① ,不堪平远发诗愁。 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② 。 【注释】 ①木落:秋天树木落叶。骚人:诗人。全

  • 张九龄《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全诗赏析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欢知何已。

  • 《跋渊明集》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2,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

  • 精进:极简论语

    【4876】精进:极简论语(王蒙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0万字,2019年9月第1版,48元)△7章:①人生,应该怎么过;②先做一个好人;③学习

  •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370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张宇燕、冯维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9万字,2017年2月第1版,69元)△全书共6章:①中国奇迹:事实与

  • 《咏愁赏析》

    该诗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影无踪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颔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

  • 《武备志》

    《武备志》 又名《武备全书》,明茅元仪辑纂。据《明史·艺文志》载,此书240卷,凡180万字,搜采历代军事书籍二千余种,或全录或节选,历时15年编竣。全书共分为5门:《兵诀评》18卷,辑入《孙子》、《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