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注释: 郭隗(wei): 燕国贤士。帝者: 想成帝业的人。处: 相处。诎指: 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诎通“屈”, 指通“旨”。事: 侍奉。北面: 面向北。古时候师坐北而面南。百己者: 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嘿: 通“默”。什: 同“十”。冯几: 靠着搁几。眄(mian) 视指使: 斜着眼睛示意, 用手指头指使人。恣睢奋击: 瞪眼睛, 拔拳头。呴(xu) 籍: 喘着气顿脚。叱咄: 大声斥责。徒隶: 此指唯命是从的奴才。服道: 行王道。
句意: 郭隗先生回答说:“想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老师而与他相处, 想成王业的人以贤者为朋友而与他相处, 想成霸业的人以贤者为大臣而与他相处, 亡国之君把贤者视作奴仆而与他相处。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侍奉贤者,面向北, 恭恭敬敬地拜贤者为师, 接受他的教诲, 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来; 行动在贤者前, 休息在贤者后, 最先向贤者虚心请教, 最后才住口停问, 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来; 别人怎么干, 自己也怎么干, 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来; 靠着搁几, 拄着手仗, 斜着眼睛示意, 指手划脚指挥人, 那么供人使唤的仆人就会来; 如果瞪眼睛, 拔拳头, 暴跳如雷地大声斥责人, 那么唯命是从的奴隶就会来。这是古代行王道得人才的方法啊。
战国策·燕策·燕召王收破燕后即位
-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菊桂”类的诗句。 这是写黄昏竹影斑驳,桂花飘香的名句: 日落时分,夕阳洒满翠竹
-
国学名句“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出处和解释
【名句】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语出《汉书·李寻传》。马如果不勤加喂养就不能在路上飞奔,人才如果不经常培育就不能使国家强盛。说明领导者应当重视培养人才。
-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礼记》原文鉴赏 [
-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 诗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是唐代以后 的主要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
-
【名句】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注释与译文]大船在江中顺流而下,不觉船在行进,只觉得两岸青山在向后移动。诗句真切地写出了行船中的感受。 参考文献 (元)揭傒斯《归舟》
-
【原题】:八月初五梦桃杏枝上皆小蕊顷刻间一花先开既而次第皆拆色殊红鲜可爱梦中为赋一诗觉但记其第二句戏足成之
-
田宅契券取直田宅契券取直 【原文】 《隋书·志》:“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1],率[2]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
-
黄庭坚 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天育,天子所蓄养的马。伯时是李公麟的字,他的生平,详见韩驹《题李伯时画背面仕女》赏析。李公麟以人物画称名于画史,但他初时善画
-
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世居河东
-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离阔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