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咏初日》全诗原文、鉴赏和赏析
太阳初出光赫赫①,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②,逐退群星与残月。
[注释]
①赫赫:诗中指极其炎热。诗·大雅·云汉:“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庄子·田子方: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②天衢 (qu):天路,诗中指广袤无垠的天空。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赏析]
记得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中提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当然是就整个文治武功而言的。但具体到咏初日这首小诗来看,“宋祖” 同样显得如此拙朴无文,既无“风”的韵致,又无“骚”的华彩,有的只是这位军人皇帝博大的胸襟和粗豪的本色。
他咏的是初升的旭日。一开口 “太阳初出” 四个字,便把题意破尽。接着 “光赫赫”三个字,立即道出这轮红日的光和热给人的强烈感受。全句吟咏似冲口而出,不加锤炼,也无修饰,然而英风豪气,咄咄逼人; 确有 水浒所说的 “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棍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那种英豪气概。
如果说头一句侧重从主体角度表现初日,那么第二句就是从客体反映来加以烘托。“千山万山如火发”,看似平浅,却颇见这位戎马英雄的慧眼卓识:争高直指的层峦叠嶂,经日光一照,就如烈火之炎上,如红焰之腾空,比喻贴切,形象鲜明,充分烘托出初日的威仪,写出初日照临群峰时的壮丽景色。
下半首进一步从动势写初日,并借初日之升,抒发豪情壮志。冉冉上升的日轮,顷刻间跃上高空,黎明前遗留在天穹的群星与残月,立刻淹没在它的万丈光焰里。所谓 “逐退”,暗示着一番搏斗,然而只是个短暂的过程,因为太阳的赫赫光热,所向无敌,星月云霓是无法抗拒的。这个动态,写得气势磅礴,表现出诗人含宏的胸次和雄毅的魄力。据 庚溪诗话记载: 这首诗是赵匡胤 “微时” (未有功名的时候) 吟出来的,寥寥四名,颇能显出这位未来天子的鸿鹄之志。正如本诗所预言的,赵匡胤一旦黄袍加身,开基定鼎,立即着手收兵权,平蜀,平南汉,平江南,平吴越,平北汉,抗契丹,拒西夏,以摧枯拉朽的声威,扫荡了残唐五代的动乱局面,奠定并维持了比较长久的安定与统一,使两宋的经济文化达到当时人类最先进的水平。这个境界,绝不是偶然可臻的。咏初日这首诗,虽无辞藻,也少文采,但英风烈魄澹荡洋溢,正可看作宋太祖日后 “治国平天下” 的宣言。如果相信古人 “诗卜”之说,人们可以凭王曾 (北宋名臣) 微时咏梅诗 “如今未问和羹事,先向百花头上开”预测他将为宰相,那么,从赵匡胤咏初日诗,确乎可以领略到他将作为开国天子的非凡气度。
这首七绝,不事雕琢,只如马背上吟成的口号。全诗仅第三句“一轮顷刻上天衢 ”合律,其余三句都不拘平仄粘对,绝不是一般“吟安一个字,拈断几茎须” 的苦吟之作可以比拟的。诗以 “赫”“发”“月” 为韵,全是短促的入声字,声口斩截,毫不拖泥带水,也纯属武夫门吻。这首诗不用技巧而境界自见,语虽不工而意不浅陋,可以看作是有宋豪放派诗作的滥觞。
-
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1〕;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
-
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展香裀,帐前明画烛。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
-
孙权偷袭荆州是荆州之争第三个回合的较量。刘备在汉中得势,孙权在合肥受挫,关羽又得志荆襄,孙权感到西强东弱,于是接受吕蒙献计,改变战略,矛头西指,密谋袭夺荆州。正当襄、樊战斗激烈之时,曹操派人劝说孙权,
-
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叹彼幽栖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乱代飘零余到此,古人成败子如何。荆扬春冬异风土,巫峡日夜多云雨。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盗贼纵横
-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荆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
岁晚忽不乐,相过偶乘闲。百年才几时,一笑得亦艰。有酒醉嘉客,无钱买娇鬟。问予官何为,侍从联朝班。朝廷多贤材,何用蒯与菅。白发垂两鬓,黄金腰九环。奈何章绶荣,饰此木石顽。於国略无补,有◇常在颜。幸蒙二三
-
《杜鹃花·夺锦标杜鹃花》咏杜鹃花诗鉴赏 杨瑾
-
刘孝绰棹歌行日暮楚江上,江深风复生。所思竟何在?相望徒盈盈。舟子行催棹,无所喝流声。作者简介刘孝绰(480—539年),本名冉,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