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瑾华《夺锦标杜鹃花》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夺锦标杜鹃花咏杜鹃花诗鉴赏
杨瑾华
新绿成阴。啼鹃声里。恰好繁花似锦。折向吟窗赏玩。娇妒榴裙。艳过珊枕。念韶光易晚。恐春去、顿添新恨。属东君、护惜芳华。 莫使雨风吹损。 开徧枝头浓润。 一片丹霞。 又记鹤林仙境。烂漫千房挹露。宫烛凝光。晓阳留影。愿朱颜久驻。占年年、三春好景。更朝来、掩映晶帘。暗助玉台新咏。
全清词钞中咏杜鹃花词不到十首,又多引“望帝啼鹃”之典,抒发天涯难归之恨。惟杨瑾华的夺锦标词,著意状写杜鹃花之艳丽,表达了“愿朱颜久驻”的强烈愿望而毫无伤感之情,可谓别具一格。作者杨瑾华,女,江苏阳湖人,有杏花山馆同。
词的上片,一开头“新绿成阴,啼鹃声里,恰好繁花似锦”数句,就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的春光:新发的绿树已蔚然成荫,远处杜鹃声声,正值杜鹃花争相开放,火红一片,灿如锦绣。接着“折向吟窗赏玩”一句,写作者情不自禁走向花丛,精心地折下一枝,拿到自己经常倚之吟诗的小窗之前,细细地把弄、欣赏。“娇妒榴裙,艳过珊枕”,写作者在欣赏中发现,近看的杜鹃花要比远观更加娇艳百倍:其娇媚要令身着的红榴裙生妒,其艳丽远远胜过珊瑚枕。最后“念韶光易晚,恐春去、顿添新恨。属东君、护惜芳华,莫使雨风吹损”数句,写作者触景生情,由盛开的杜鹃花而联想到明媚的春光及绚丽的青春年华,发出了“护惜芳华”呼声。这几句词的意思是:忽然想到美好的春光容易逝去,恐怕春天归去,马上会给人增添新的愁绪。因此殷殷嘱咐春之神,要加倍爱惜芳香的花儿,不要叫风风雨雨摧残了她们。其惜花之心,恋春之情溢于言表。
词的下片,进一步状写繁花似锦的春光,表达了“愿朱颜久驻”的强烈愿望。“开偏枝头浓润”,是写其状:所有的枝头都开满了鲜花,一簇簇,一丛丛,那么繁密,那么鲜艳欲滴。“一片丹霞”,是写其色:一片花海,红光闪闪,犹如一片红艳艳的朝霞。“又记鹤林仙境”,是说眼前的景象又使人想起了佛家传说中的鹤林仙境。所谓“鹤林仙境”,佛家经典中记其为诸佛入灭之时,所有的树都一时花开,林色变白,如白鹤之群凄。接下一句“烂漫千房挹露”,是对盛开的杜鹃花的具体描写。意思是说千万朵盛开的杜鹃花,不仅烂漫妩媚,而且如千万个蜂房一样,喇叭状的花筒中都盛满晶莹的露珠。“宫烛凝光,晓阳留影”,进一步状写杜鹃花红艳艳的色泽:如宫室中红烛不散之光,又如朝阳长留之影,始终是那么红艳夺目。“凝”与“留”,为长凝不散与长留不去之意,既是实写杜鹃花之色,又是作者美好愿望的抒发,并且为下面一句词“愿朱颜久驻”做了铺垫。“愿朱颜久驻”,作者将盛开的杜鹃花与自己的青春联系在一起,从心灵深处抒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多么希望盛开的花儿与自己的青春红颜长驻人间啊!最后三句“占年年、三春好景,更朝来、掩映晶帘,暗助玉台新咏”,是作者美好愿望的更为具体的表达:希望盛开的杜鹃花年年都占据整个春天的美好时光,常开不败;更要在我早晨醒来之时,花光与门前的水晶帘儿互相掩映,暗助我的诗兴,使我能吟出更好的诗篇,来歌咏烂漫的春花与美好的青春。“玉台新咏”,本为南朝徐陵所编辑的古诗选本,此处当指吟诗。
全词洋溢着青春的热情,爱春花与爱青春之情融为一体,火热、向上,很少有一般文人墨客那种恐春去、怨春归、慨叹青春不长在的伤感情绪。
-
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 韦鞴: 皮鞭。此指苏武牧羊的鞭子。毳幕: 指苏武牧羊时所居的帐篷。 苏武 (前140—前60),字子卿,西汉杜陵
-
《杂卦》是“十翼”的最后一篇,也是其中最简短的著作,仅以寥寥二百多字概括《易经》的全部内容,一般以一、二个字概括一卦的主旨和特点。
-
〔原文〕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 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鸣、苹、宾、笙,耕部。簧、将、行,阳部。)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 德音孔昭。
-
回 忆 ◆ 庞维尔 她和他,两个精灵,两道光,两个幸福的魂魄,玳洛和赛尔米斯,被一股大恩大德改变了形体,结合在一起,互相拥抱着
-
中谷有蓷 作者: 郭晋稀 【本书体例】
-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名句出自,内容包括谁有古诗名句(注明出处),20句古诗文名句注明作者及出处,古代名句(写明出处作者)。天地山水 1. 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
-
北京正是春末,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觉着夏意了,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那时候大约是盛夏,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铁黑色的细腰蜂就在桑树间或墙角的蛛网左近往来飞行,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有时拉一个蜘蛛
-
宋·罗大经2太学3——古语云“有发头陀寺4,无官御史台5”,言其清苦而鲠亮也6。嘉定
-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 [2]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 [3] ,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4] ,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