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宋)魏了翁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萧鼓家家笛。祈麦祈春,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先说词题。“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七日为人日。”又北史·魏收传引晋董勋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既称“人日”,当然“人”是主要的,即所谓“正月七日,厥日唯人。”(李充登安仁赋铭)在正月新春的这一天,据古代风俗,人们都要饮酒游乐,以祈农桑。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珍惜和吉祥的日子,这一天,魏了翁约提刑官应懋之同去游春,这首词写当时的见闻和感想。
人日在孟春季节,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无边春色”,令人陶醉。第一句写得十分简洁。第二句:“人情苦向南山觅。”“人情”,意谓人之常情。“苦”、“觅”二字说明词人的执著和专意。看来,词人偕同僚出游,其意不在赏春,否则,“无边春色”,何处不可留恋?那么,词人到南山苦觅什么呢?下面几句就是答案。“村村箫鼓家家笛”,词人见到了一个欢悦的场面。“村村”、“家家”应为互文,意为村村户户箫笛齐鸣、鼓声不绝。这种景象,当是有盛典在即吗?上片的末二句就是一个说明:“祈麦祈春,来趁元正七。”“元正七”即“人日”,“趁”即赶。村民们鼓乐齐奏,来赶此盛会,为的是衷心祈祷庄稼(因为是正月新春,故言春麦)丰收,祈祷新一年里幸福如意。
下片第一句继续写“人日”的景况。“翁前子后孙扶掖”,此句虽无甚色彩,然而其意却溶溶,很能感染人。请看这样一幅画面:爷爷领前,子孙左右扶掖,祖孙三代,都赶来祈求幸福如意,一个个是那么的至诚。写到这里,我们已经完全明白词人到南山“苦”、“觅”的奥秘。原来,“人日”的南山竟是如此充满人情味,如此热烈和朴实,让人感到“人”的真正存在的价值。从这一点上说,魏了翁是比较有眼力的。“春色”何处不可赏,然而观“人日”的“春色”应去南山,因为那儿淳朴而绝少受世俗的影响。下片第二句“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句已经从“人日”景况的描写而转入叙述词人的联想。古代经济活动主要是农商二事。商事中设肆售货的称贾,故曰坐贾;往来于各地做买卖的就称行商。农商各行都应当安于本份,努力劳作。古往今来都是如此。“须知”是词人认为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提醒和告诫人们,末二句是作者观“人日”风俗后得出的结论:“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会得,意即懂得。如果人人都懂得怎样做人,也就是农商均不误,那么,人世间将天天是“人日”这样吉祥而充满希望的日子了。
魏了翁是南宋的理学家,著有九经要义。他的主张是正人心,化风俗,使“上下同心一德,而后平居有所补益,缓急有所倚仗。”(见宋史本传)这首醉落魄多少带有这种思想的色彩。本词的要旨是“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这与正人心、化风俗是相一致的。然而这种主张在当时社会肯定行不通,因为一个“日日是人日”的社会并不是人人会做人就可以实现的,还须有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因素。当然这一点我们也不能苛求于理学家的词人。
就词而论,作者虽然以议论入词,但这些议论因景而发,仍感自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以舒缓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人日”的风俗画,描写了一个充满人情和希望的角落,这在他百多首词作中,堪称佳构。
-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平原荠菜花,
-
作者: 赵秀琴 【作家简介】樋口一叶(原名樋口夏子
-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胸怀远大类名言句子
-
祭文·《男丧祭文》 《男丧祭文》一 维 公元□□年,岁次□□,□月□日,□□等谨以德禽醴酒之仪,致祭于□公□□先生之灵曰: 嗟乎!天之生人兮,厥赋维同;民之秉彝兮,独厚我公,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优游
-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
【注释】 选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筼筜谷在洋州(今陕西省洋县)。筼筜原本是大竹名。 成竹:完整的竹子形象。 振笔直遂:挥笔作画,一气呵成。 兔起鹘(hú)落:兔子跃起奔
-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感时义愤”类的诗句。 歌妓舞女,至今还时时吟唱“后庭”曲。“后庭”即“玉树后庭花”
-
古文观止·姚鼐·复鲁絜非书 桐城姚鼐顿首,絜
-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希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
茹志鹃(19251998) 上海人,中国当代女作家。著有小说散文集《高高的白杨树》;短篇小说集《百合花》、《草原上的小路》、《 茹志鹃小说
-
跨历商周看盛衰,欲将齿发斗蛇龟。空餐云母连山尽,不见蟠桃著子时。 作品赏析原题:濠州七绝彭祖庙(有云母山,云彭祖所采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