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赞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按史记体例,“世家”主要记载诸侯、王之事。迁推孔子为无冕之王,称“素王”,特为之作世家。
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4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过这样一句语:“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行走。”虽然不能达到那种高度,但心里去向往它,我读孔子遗下来的书,就想见他的为人。我到鲁国去,参观了孔子的庙堂和车服、礼器,看见学生们按时在他家里学习礼仪,我盘桓留恋,不忍离开。天下的君王,和那些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时则荣耀显贵,死后就完结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传了十多代,读书的人都仰敬他。上自天子诸侯,中国谈六艺的人,都以孔夫子的学说作判断是非的标准。孔夫子可算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赏读
“折中于夫子”是司马迁述史的一条原则。这也是司马迁写此文的原因之一。
当是时,孔子有其特殊的地位。要做出令人满意的评价很不容易。因此在撰此文时,迁避其实,从侧面来衬托孔子,从而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既表达了其内心的仰慕,又展示了其写作手法之高超。
文章开篇即引诗以领全文。然后作者又写自己观遗书、观庙堂、车服、礼器等以申明自己的向往之意。文字凝炼,其意达要。再者,作者又以君王、贤人来衬托孔子,突出了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并摆明了孔子的地位。
全篇行文简短,言辞纯朴,感情饱满。且手法之奇巧,令人称赞。
猜你喜欢
-
走进家乡的秋天,醉了。 极目远望,群山绵延,或俊秀挺拔,或危峰兀立。山上植被葱茏,涧中溪水淙淙,头上蓝天白云,耳畔天籁和鸣。
-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极少
-
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
-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语笑亲。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従事是何人。
-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
[唐]崔国辅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着。这首诗通篇扣紧一件破旧的
-
朱迎兵·灾难是握在掌心的雪朱迎兵1945年9月,二战硝烟散去,战争胜利了,但莫斯科仍笼罩在阴云里。很多家庭失去亲人,大量的人在战争中残
-
花了连续四天的时间读安琪的诗。我被这位自我流放北京的诗人执着追求诗歌的精神深深打动,她确确实实是一位少有的到了与诗歌同呼吸共存亡的
-
古文观止·刘基·卖柑者言 杭有卖果者①,善藏
-
宋·陆游《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2,天下岌岌3,生民救死不暇4,士大夫乃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