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花间集》》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2,天下岌岌3,生民救死不暇4,士大夫乃流宕如此5,可叹也哉! 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
笠泽翁书6。
1花间集:词总集名,选录唐末及五代18位词人的词作五百首。2方斯时:当此时。3岌岌(ji ji):危险貌。唐末五代时社会动乱,战争频繁。4生民:百姓。5流宕(dang):放荡。6笠泽翁:陆游自称。
【析点】 花间集在文学史上有它的地位,在词的发展上有它的作用,也不乏优美的篇什,但其词的内容大多写冶游宴乐,离情别绪,只有少数作品写及南方的风土人情,题材相当狭窄,所以爱国诗人陆游直指这些词作者在天下动乱,百姓苦难之时“流宕如此”,实为“可叹”。寥寥数语既是对“花间”词人的批评,又透露出他对作家创作态度的要求,也反映出他时时不忘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陆游对前代词人也并非一味苛求,他考虑到他们可能是出于“无聊”——愁闷无趣,而不得不为此词以排遣,这又反映出他评述前人创作的客观态度。
花间集人人可以读到,所以此跋对它不作只字介绍;“花间”词人各有特点,但陆游的评述是针对他们创作上的主导倾向,因而其他方面,概不涉及;这是跋文写得如此简练而集中的之故。跋文用词精警准确,“流宕”、“无聊”可说是点透了花间词人的精神境况。
-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
【注释】 选自汉·贾谊《过秦论》(上)。 秦孝公:名渠梁,公元前36l~前338年在位。 崤(xiáo)函:崤山、函谷关。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包括今甘
-
穿过街和街,人乏了。街引着无归意的人,是那样的长。 “哪儿去呢?” 并非问谁,因为不曾停住步,因为是只有一个人。 天早已入夜,银的琵琶在树梢弹奏;谁家的寡妇,她是如此年青——低低的吟哦,一阕塞外人家的
-
国学名句“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出处和解释
【名句】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语出《史记·吴王濞列传》。憎恶相同的会互相帮助,受好相同的会互相照应,情趣相同的会互相促成,欲望相同的会互相趋附,利益相同的会互相效死。
-
【4895】天真(王爱品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9万字,2015年10月第1版,68元)△上、下两篇。上篇:藏象生命全息运相:①藏象生命与胎光玄精
-
这首诗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韵,为一层诗意,共五层诗意。声韵随情而变。平仄互换。诗中描绘清漳政通民和,风俗淳古,礼乐之乡,歌颂贤吏李聿。全唐诗有李聿小传,曾作清漳令,后为尚书郎。从全诗中反映了李白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绘出理想的社
-
《菊花·齐天乐菊》咏菊花诗鉴赏 高观国丛幽一
-
(节自 《商君列传》) 孝公既用卫鞅 ① ,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 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②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
-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翻译与解读
-
作者: 曹增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