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商山早行》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2。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4。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5。
【释】
1.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汉初“商山四皓”即隐居于此山。2.征:远行。铎(duo):铃铛。这里指系在马脖子上的响铃。动征铎,谓车马行动,摇响铃声。悲故乡:即思故乡。语本于汉书·高祖本纪:“游子悲故乡。”
3.茅店:茅草屋作客的旅店,指村野客店。此二句写村店鸡鸣唤起行客,披着月光,踏着寒霜赶路。
4.槲(音hu):槲树,落叶乔木。槲叶冬天残留枝上,春天新发芽时脱落。枳(音zhi):落叶灌木,春天开白花。明:此处用作动词,照映。驿墙:指客店的墙。明驿墙,是说月光将枳花影映在客店墙上。
5.杜陵:在今陕西长安县城东南,秦代为杜县,汉宣帝葬于此,故称杜陵。这里以“杜陵”指长安。凫(音fu):一种水鸟,俗名野鸭。回塘:堤岸曲折的湖塘。
【译】
黎明即起,车马摇动铃儿轻响,
游子踏上征途,不由思念故乡。
鸡鸣声呼唤着月光下的村野客店,
行人足迹留在板桥上的清霜。
经冬的槲树叶铺落在山路上,
白色的枳子花使店墙明光。
旅途中不由得想起昨夜回长安的梦况,
许多野鸭大雁在堤岸曲折的湖塘。
【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为名句,两句十字无一动词,只有名词,也就说,诗人只表达了“什么”,还未表述“做什么”和“怎么样”,至于“怎么样”的功能,完全由读者自己去发生联想。诗人使用六个并列的意象,“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皆“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在中国诗歌意象的画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
素娥篇 明万历刊本《素娥篇》 序书影 明万历刊本《素娥篇》 正文书影 明代文言短篇艳情小说。一卷不分回。不题撰人。据序知邺华生著,其人无考。约成书于明万历末年。 现仅存明万历刊本,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
-
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老于君者应无数,犹趁西京十五朝。
-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後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
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南北相过殊不远,暮潮从去早潮来。
-
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
-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作品赏析关门:一作关西。
-
蛊第十八 【题解】 蛊卦为异卦相叠(巽下艮上)。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巽,巽为风。高山沉静,喻指贤人稳居其位;风行山
-
师道类名言赏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