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宋]辛弃疾
酒罢且勿起,重挽使君须。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望清阙,左黄阁,右柴枢。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屈指吾生余几,多病妨人痛饮,此事正愁余。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送别信州太守王秉所作。约为淳熙末年(1189)前后的作品。
在这首词里作者赞美了王秉的人品,抒发了别后的思念之情。尤其是从哲理的高度精辟地道出了王秉任职期间倍受拥戴的原因,耐人寻味。
词的上阙具体写送王秉别离的场面。从别宴写到田头,从作者写到父老。“酒罢且勿起,重挽使君须”,真不愿别离的酒宴早早散去,王秉这一去前景如何?一向豪放的词人此刻也不免情缕依依。“我辈情钟休问”,词人与王秉真切浓密的情谊无须质疑,那王秉为官一方的父老如何呢?“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王秉为官清廉,体察民情,宽厚待人,父老也是落泪田头,难分难舍。写到这里,词人笔触嘎然而止,离开具象。“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这两句既是词人对王秉倍受拥戴原因的总结,同时又是对这一情事颇具理性的概括。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取义于东方朔答客难之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里的意思是说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因为鱼儿必须吸取水中的杂质才能生存。但这里的秋水清澈得能看见毛发,没有任何杂质,鱼儿无从吸取养料也就无法生存,所以必定是“千尺定无鱼”了。从而说明王秉为官期间能遵循这个客观规律,仁慈宽厚,待人处事从实际出发,恰如其份,不挑剔,不苛求,赢得了民心。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充满了生活哲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是纷纭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激烈残酷的。人们追求那种尽善尽美的东西不过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有所得必有所失。依据这个规律,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地处理问题,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如果我们对人一味求全责备,对事一味要求完美无缺,我们就会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一无所获。正如词中所言,水太清就不会有鱼。要有鱼,水就不会太清。
词的下阙着意写了王秉走后词人对他的牵挂和信州百姓对他的怀念。“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人们对他为官时的思念不会忘记。同时词人也感到自己老了,剩下的时光不多了,希望王秉走后多多联系,鸿雁寄书,盼得佳音。
同许多别离诗词一样,词人写得情深意切,独到之处在于作者除了别情依依,还非常理性地去评价友人,从中悟出人生真谛。
-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出处】唐李白《 江上吟 》。 【意思】 木兰做的船桨呀,沙棠木造的小舟,吹奏着玉箫、金管的歌妓分坐在两头。带着一缸缸醉人的美
-
庄子妻死,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哀伤,反而开怀大笑。解说:这个寓言表达了庄子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人们应该超越个人情感,放下对死亡的恐惧,从容面对一切变化。生命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这个寓言给了人们智慧和思考的启示,让人们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从而活得更加豁达。
-
秦楼月 【宋】范成大 窗纱保日穿红慢催梳掠。催梳掠。新晴天气,画檐闻鹊。 海棠逗晚都开却。小云先在阑干角。阑干角。杨花满地,夜来风恶。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
-
马汉去了趟云南,带回了一枚蛋。那是枚金蛋,在手里沉甸甸的。马汉说,那可是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蛋哪。马汉擦了把汗,继续说,我可是花了大
-
【原题】:衢州阮比部学士得假归乡见过陋止留题诗什因以谢之
-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屐响空山。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洞中铿鈜落门关,缥缈入石如飞烟。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愿执鞭。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持归包裹
-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
-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①[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希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