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施, 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 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

注释: 阴: 人体阴精, 包括人体津液, 血液、五脏之精, 生殖之精,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这里指五脏之精。五宫: 五脏。肝气: 肝的精气。津: 津液, 人体休液的组成部分, 其来源于饮食, 随三焦之气, 出入肌肤腠理之间, 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脾气: 脾脏的精气。大骨: 腰间高骨。心气: 心的精气; 心病。喘满: 心脉急促。肾气: 肾的精气。濡: 滋润, 润养。胃气: 胃的精气。厚: 胀满壅滞。筋脉: 指筋。沮: 坏。央: 通“殃”, 损伤。凑理: 即腠理, 皮肤肌肉之纹理。骨气: 骨节和精气。精: 强壮。如: 依照。

句意: 五脏所藏之神的产生源于五味, 五脏受损伤也在于这五味。所以口味过于酸, 肝气使津液生发, 脾气就断绝流通。口味过于咸, 腰间高骨的精气就疲劳, 使肌肉缩短, 心气不畅。口味过于甜, 心气就急促, 气色呈黑, 肾气不平衡; 口味过于苦, 脾气不滋润, 胃气就胀满; 口味过于辣, 筋脉松坏, 精神受损。所以小心调和五味, 使骨节强正筋脉柔软, 精气血液流通, 肌理细密, 这样就能使骨气精壮, 小心遵循此法, 就能长享天年。

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猜你喜欢
  • 名诗《再别康桥》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

  • 《赠别》情诗三百首赏析

    赠别 作者: 杜牧 【原诗

  • 《天问 (节选)·[先秦]屈原》原文与赏析

    [先秦]屈原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懵暗,谁能极之?冯翼惟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处】唐杜甫《 蜀相 》。 【意思】周围的一切,是多么荒凉空寂

  • 4岁小孩背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4岁小孩背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岁宝宝背的古诗,四岁小孩背诗词,小孩四岁就能背古诗怎么样形容好。山村咏怀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译文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

  • 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全诗鉴赏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归田录》草茶以双井为第一。画舫宿太湖,比渚贡茶故事。?

  • 给世界的答案

    【3424】给世界的答案(〔美〕伯温格著,凌复华、彭婧珞译,中信出版社,26万字,2016年7月第1版,59元)△共4个部分:[1]希腊物理学;[2]

  • 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鉴赏、赏析和解读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掩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无论是探讨李商隐的创作思想还是研究中华民族史,这首诗都具有极为珍

  • 《影梅庵忆语》原文和解析

    影梅庵忆语 《如皋冒氏丛书》本《影梅庵忆语》扉页书影 《如皋冒氏丛书》本《影梅庵忆语》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中篇传奇小说。一卷三十九条。作者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

  • 苏轼《聚星堂雪(并叙)》全诗鉴赏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作守时,雪中约客赋诗,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尔来四十余年莫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虽不足追配先生,而宾客之美殆不减当时,公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