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缝纫鸟》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缝纫鸟》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飞往非洲时,中途只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略事停留,从那儿一起飞,便与亚洲大陆告别,从此长时间地飞行在印度洋上空。印度洋美极了!我俯瞰着无边无际的洋面,暗自斟酌字句,用什么词来形容她那美丽的颜色呢?她不是一般蓝色,而是蓝中又透绿;但又不是碧绿,只是在那蓝色之中带有几分绿的娇艳,想来想去,就称她为娇蓝色的印度洋吧!

我们到非洲,先是到内陆国家访问,在那里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印度洋了。后来我们来到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访问时,才又跟娇蓝色的印度洋见面了。坦桑尼亚朋友把我们安排在远离市区的幽静的休养地——阿非力加那饭店。这所饭店正好坐落在印度洋海岸上,可以说我们的窗户底下就是印度洋。当一天工作之后,略感疲乏时,坐在窗前沙滩上的靠椅上,任海风吹面,潮声灌耳,不一会儿疲劳便会悄然消失。这个饭店不但靠海近,而且为了吸引旅客,在饭店里培植了各种奇花异草,还养了许多褐雕碧鸟、猛狮老虎、小猴大蟒等,供人观赏。但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因为我们的访问日程排得满满的,哪有空儿往这些玩艺儿上用心思呢?但也并不尽然,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阿非力加那饭店的一种特殊的鸟,却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占去了我许多的时间。

这种鸟,名字特别,叫缝纫鸟。

在我国有没有这种鸟,我无此知识;只就我个人而言,是第一次看见这种鸟,以及它们那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劳动技能。

在饭店门口,有一棵大树,几百只缝纫鸟就栖居在上面。缝纫鸟,顾名思义,自然是有缝纫技能的。这种鸟的巢穴,不是用泥糊成的,而是由它们自己用一根根韧性很强的嫩草,巧妙得不可思议地编织而成的。我曾细心地观察过它们的劳作。它们从印度洋沿岸的草丛中衔来一根两三尺长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几道圆圈,而后用人类织布的原理,有经有纬地开始把长长的嫩草左右穿梭。看上去它们那尖嘴的灵巧程度,一点也不比人类的双手差。但那劳作是相当艰巨的。它们双脚的爪子,首先要紧紧抓住树枝以保护自己,唯一能劳动的就是它们那只尖嘴。一只鸟要花两三天时间不停歇的劳动,才能给自己编织成一个能容纳它自己和情侣俩相依而居的窝。那个窝,活像个圆葫芦,不过奇怪的是口朝下,肚朝上。我很想爬上树去,进一步仔细观察一些细节,但作为一个外国客人,那样做也显得唐突,只好作罢。

有一天拂晓时分,海潮猛涨,溅起的浪花,打在窗上,把我从梦中惊醒。那潮水一阵猛似一阵,几乎要把我们的房子淹没了。我爬了起来,想出门去察看一下,但这时又下起雨来。潮涨,雨注,风狂,我只得在房间里踱步。这时候,我忽然想起那群缝纫鸟来,它们那像葫芦一样挂在树枝上的巢穴,能够经受得住这般风雨的吹淋吗?我索性披上雨衣,向饭店门口走去。来到那棵大树底下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缝纫鸟辛勤编织成的几十个草窝,像熟了的椰子一样,被狂风猛雨打下树来,落在附近花丛之中。不一会儿,雨停了。这倒给了我一个机会,亲手拾起缝纫鸟的草窝,仔细观察了一番。那草窝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它特别像我们小时用秫秸皮编织的蝈蝈笼子。经纬交织,左右相连,十分结实,即使从大树上掉了下来,也一点都没有散解或变形。然而,只有一点是极为可惜的:缝纫鸟的智力还没有发达到把这样精致的杰作,能够牢固地编织在树枝上。所以一经狂风猛雨,便被打了下来,落得个前功尽弃!

我拿着缝纫鸟的草窝,心事重重地往回走。所谓心事重重,就是为一场风雨就夺走缝纫鸟多日辛勤劳动的成果而感到惋惜!我回到住室窗前,望着仍在涨潮的印度洋,忽然觉得它不再是那么美丽了。它凶狠,混浊,潮头上卷来一片黑乎乎的飘浮物,“娇蓝色”亦已不再适合于形容它了,至少现在是这样。

大海在喘息。它一呼气,潮水一下就冲到我的脚下;它一吸气,潮水又退回老远。就在这进进退退中,各种飘浮物残留在海滩上。说来真巧,就在这时,我忽然发现一个缝纫鸟的草窝,留在我脚下的沙滩上。我将它拾起来,与手里的比较了一下,没有错,千真万确是个缝纫鸟的草窝!

我以一种忧郁的心情,向离我们这里不算远的遮隐于一片雾气中的那个小岛望去,这个缝纫鸟的草窝,或许是从那里漂来的吧!

早餐后,我外出工作,又路过饭店门口那棵大树旁边。只听得那群缝纫鸟唧唧喳喳,一片喧闹。这时阳光灿烂,晴空如洗,我抬头望去,只见缝纫鸟有的又开始编织新的草窝,有的在修补被风雨损坏的巢穴,有的飞来,有的飞去,总而言之,它们是那样忙碌、勤劳而又欢乐……我对它们的忙碌,表示同情;对它们的勤劳,表示钦佩;但对它们的欢乐,却表示怜悯,深深的怜悯!为什么是怜悯?请设想一下吧,如果它们不能解决如何将草窝更牢固地编结在树枝上这一课题,忙碌有何用?其结果是再一次地尽弃前功!勤劳有何用?其结果是一场风雨过后还得“重建家园”!……

我对缝纫鸟辛勤劳动的精神与精巧的编织技能,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它们的成败得失,也启示我思考一个问题:劳动创造财富,但由劳动所创造的一切,还需要特别妥善地保护它。因为创造的目的,不是为了轻易地失却,不是为了无谓的损坏。只有特别妥善地保护住劳动所创造的一切,那物质、财富与文明,才能发挥它的效用与威力。让我们像缝纫鸟那样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劳动,去创造物质、财富与文明吧,但必须从缝纫鸟的成败得失中吸取教益;劳动与创造是重要的,基本的,最为宝贵的;但是也要学会更好地保卫自己用劳动与牺牲所创造的一切!千万不要无谓地失却它,损坏它,不要轻易地让一场风雨便使我们创造的一切付诸东流!

劳动与创造的目的,只在于造福于世。

在离开阿非力加那饭店的前一天晚上,我一个人走到门口那棵大树底下,向给了我如此宝贵启示的缝纫鸟去辞别。那时它们大多都已入睡,只有少数几只还在低声唧唧喳喳,那或许是情侣之间的甜蜜私语吗?人与鸟没有共同语言,我无法把我从它们身上所得到如此重要的启示,留言于它们……

我沉默地一个人往回走,在朦胧月色下,印度洋呈现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我不愿意再看见它从什么地方给我冲来缝纫鸟的草窝,第二天早晨没有再到海边去观看潮色,便匆匆离去。

我想回国以后,去向有关学者请教一番:我们中国有没有缝纫鸟?在哪里?……

(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远方集)

赏析玛拉沁夫是一位长于抒情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在叙事之中,往往洋溢着一股浓烈的情意;他的散文,在抒情之中,又很注意刻画人物和叙述事件。而缝纫鸟作为一篇随笔,作家在记叙和抒情之中,还融进了自己的感想和议论。

一篇好的随笔,应该是记叙、抒情、议论三者能有机结合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家记叙了自己到非洲的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访问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文章先从印度洋写起,用笔极为精炼,在简单交代飞行经过之后,对印度洋的记叙和描绘,不管是空中看到的还是地上感觉到的,都令人体会到了作家的喜悦之情。从那“不是……,而是……,但又不是……,只是……”的句子中,我们看到,在这蓝、绿的娇艳海景中,作家已有几分醉意了。到达目的地后,饭店里专门供人观赏的奇花异草,狮虎鸟猴,“这一切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一种特殊的鸟却“占去了我许多的时间”,作家笔锋一转,才集中写缝纫鸟。这样写,既增加了作品的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体现了作家能聚能散,能放能收,疏密相间的艺术功力。写印度洋一节绝非是多余之笔。在写缝纫鸟时,作家突出记叙它那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劳动技能,特别是详细记叙像葫芦一样的鸟的巢穴。缝纫鸟建巢的经过的记叙、作家在大风雨中走到树下观察掉下的草窝的景况的描述,都表现了作家对缝纫鸟辛勤劳动的精神与精巧的编织技能的赞叹之情。面对被狂风暴雨打下的不变形的鸟窝,面对缝纫鸟在阳光下重新编织巢穴的情景,作家适时地、自然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恰到好处地融进了一段议论:“劳动创造财富,但由劳动所创造的一切,还需要特别妥善地保护它……”这一段议论点明了本文的题旨,它是记叙的归结,抒情的结晶,也使主题得到了升华。记叙、抒情、议论的水乳交融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而文章的纵横跌宕,随意而写,聚散自如又使全文显得摇曳多姿。

猜你喜欢
  • 韩愈《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全诗赏析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 白居易《和韩侍郎苦雨》全诗赏析

    润气凝柱础,繁声注瓦沟。暗留窗不晓,凉引簟先秋。叶湿蚕应病,泥稀燕亦愁。仍闻放朝夜,误出到街头。

  • 安琪《阿尔山如是说》

    阿尔山如是说姐妹们,你们脸孔放光地走来长裙刮起阿尔山旋风,红加黄加绿加蓝加紫加黑加……啊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种颜色的风姐妹们你们惊讶的

  •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全诗鉴赏

    仙盘冷泛银河露,纨扇香摇绿蕙风。禁掖自应无暑气,瑶台金阙水精宫。

  • 古籍名著《元诗选》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元诗选集。三集。清初顾嗣立编

  •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名言: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句意: 年轻时养成的习惯, 如天然生成一样, 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 这里指出抓年轻的教育对于后来成长极为重要。 出处: 《大戴礼记·保傅》

  • 李贺《春昼》全诗赏析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草细堪梳,柳长如线。卷衣秦帝,扫粉赵燕。日含画幕,蜂上罗荐。平阳花坞,河阳花县。越妇搘机,吴蚕作茧。菱汀系带,荷塘倚扇。江南有情,塞北无限。 作品赏析言同一春景,而其中

  • 张九龄《使至广州》全诗赏析

    昔年尝不调,兹地亦邅回。本谓双凫少,何知驷马来。人非汉使橐,郡是越王台。去去虽殊事,山川长在哉。

  • 《上林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上林赋》是一篇古文名篇,描绘了盛唐时期上林苑的美景。文中充满了生动的描写和华丽的修辞,展示了上林苑的繁华壮丽。通过赏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

  • 高中古诗词答题基本知识(高中语文古诗答题技巧)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古诗词答题基本知识,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古诗答题技巧,高考古诗词每道题答题方法,高中语文古诗词的答题方式、规范。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满分答题公式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整理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