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邵长蘅《夜游孤山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邵长蘅《夜游孤山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邵长蘅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亭废,今为龙王祠。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西冷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 “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 又记称水竹院在西冷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 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尚存,何耶? 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本文的作者邵长蘅 (1637-1704),清诗人,别号青门山人,本文便是选自他的青门集中。

孤山因其孤峙在杭州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故名。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东南有平湖秋月,山顶有西泠印社,北麓有放鹤亭等。

文章起首,语甚恬淡,实则在暗中已交待了“夜游孤山”的原因。作者寓居西湖已有半月,在其兄邵远平的别墅四可楼上避伏。此楼正对孤山,作者也心仪已久,想去孤山游冶,无奈“暑甚,未能往。”直至“七夕后五日”,也就是农历的7月12日,空山新雨后,湖峰空翠如新沐。至晚,月上东山之时,作者便与其兄,与一童仆随从共乘小船直渡西湖,同往孤山。这一段作者描写的意境酷似苏东坡的游石钟山记,文中“湖碧天青,万象澄澈”,又可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相媲美。在对景物略作描述之后,作者选择了几个景点: 放鹤亭、林处士墓; 望湖亭、南高峰、北高峰、南屏晚钟; 陆宣公祠。在这一段中,作者的着眼点重在林处士的放鹤亭和墓冢,为下段由景及人,褒贬世事设下伏笔。

放鹤亭在孤山北麓,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在此放养鹤群。林和靖名逋,恬淡好古,不趋荣利。他隐居于西湖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终身不仕不娶,种梅养鹤,称作“梅妻鹤子”。作者仅用“徘徊林处士墓下”一语,便将无限崇敬、仰慕的心情流露笔底了。这里,作者没有详述放鹤亭和林处士墓的具体景色,人们对林处士为人处世高洁的态度十分景仰,这些胜地一定保护得很好,这些作者不去赘笔,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再西行至陆宣公祠,陆宣公即唐代陆贽。此人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勇于指陈弊政,后遭谗罢相。这位陆宣公,当然也是作者推崇的人物,不过与林处士相比,毕竟相差一截,只见其祠旁已有数十家住户,不是那么严整了。这一段作者始终是在行进中写景,也就是移步换景,这种手法可使读者也随着作者的笔力所至,尽兴浏览胜景。

第二段作者忽然驻足,以静制动,通过小憩,用思索感慨的笔调由景及人,道出本篇游记的主旨。作者借“足小疲”在西泠桥石阑上坐下来,与其兄谈论。言语间又提及几处景点: 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及其水竹院旧地等。

贾似道是有名的奸臣,南宋理宗时皇帝赐其宅第,他便开挖隧道,达于湖滨。前揖孤山,后据葛岭,名为后乐园。又于西陵外,树竹千竿,架楼观以临之,称水竹院落。这位贾太师荒淫无道,专权妄为,终遭弹劾,被杀。文中作者与其兄指点贾府旧宅废址,大有粪土当年万户侯之感。

文章末了,作者用“嗟乎”二字抒发了强烈的感叹: 湖光山色,今昔一也,而贾似道这个奸臣当时气焰嚣张,显赫得不可一世,却早已荡为寒烟,不复存在了。奸相专权误国遭到世人唾弃,“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这就是昏官的下场; 可是林逋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他生前没有建造宫观院落,可他的放鹤亭和丘冢,时逾六百年,仍保存完好。人民热爱什么样的人不是很明白吗? 正是,有的人想不朽,把名字刻在碑上,可他却早已腐朽了; 有的人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伟业,他却长留在天地之间,留在人们口碑的传颂之中。作者在这里用一个设问“何耶”,表达了对赃官纵情声色、擅权误国罪行的激愤和对林处士恬淡寡欲、不慕荣利的高风亮节深沉的敬佩之情。这篇游记由景及人,以记述景物为表,以臧否人物为里,缓缓道来,寓强烈义愤于闲聊之中,爱憎分明,发人深省。

此篇游记,好在能通过写景揭示做人的哲理,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怀。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先以恬淡的白描暗下伏线,至末段陡然打开,用几句简短的评论点破主题,情感也达到高潮。到此,作者一笔荡开,戛然而止,一切显得那么轻松,那么若无其事。但它却给读者注射了一剂兴奋剂,让人读后心潮久久难平,留下了万端遐思……



猜你喜欢
  • 苏轼《平王论》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之,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迁于洛。”苏子曰: 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自平王至于亡,非有大无道

  • 《史记·赵世家第十三》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提示】 赵世家在称诸侯前谱系为:中衍—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六世至奄父—叔带—五世至赵夙—共孟—赵衰—赵盾—赵朔—赵鞅—赵毋恤—赵浣;称诸侯后谱系为:烈侯籍—武公—敬侯章—成侯种—肃侯语—武

  • 说一个人很骚的古诗词(形容人骚的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说一个人很骚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人骚的诗词,有形容某人比较“骚”的诗句么和性别没关系不是形容女性那种,夸一个人很风骚的诗句有那些。微寒放杨柳,纤草入风骚。唐·齐己 【闲居】谁奋长谋平岭海,犹将馀力寄风骚。宋·王安石 【奉招吉甫】我不如王仪曹,爱驱烟墨追风骚;清·汪琬

  • 金其《世本》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金其 《世本》是先秦史官记录和保存的部分历史

  • 王国维《人间词话·真假无须辨》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真假无须辨》经典解读 真假无须辨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

  • 寓言“林回弃璧”注释、翻译和解说

    假 ① 人之亡……林回 ② 弃千金之璧,负赤子 ③ 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

  • 《血浓于水》张丽娟散文赏析

    世间诸般感情最深厚的,莫过于血脉亲情。父母之于孩子,可谓骨肉,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和再现,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最是难舍难分;兄弟姊妹之

  • 苏轼《介亭饯杨杰次公》全诗鉴赏

    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今晨积雾卷千里,岂畏触热生病根。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弟昆。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临高挥手

  • 夏天唯美文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在闲暇时发表文案,文案用于跟亲朋好友分享个人生活情况。什么样的文案才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夏天唯美文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夏天唯美文案1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  2、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3、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4、七月,透蓝的天空

  • 古诗词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常识100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古诗词知识竞赛答案,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不知细叶谁裁出,(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 ),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