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日军对华政策的转变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日军对华政策的转变

日军对华政策的转变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来临之际的战略决策。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是不变的,但执行这个基本方针的方法是软硬兼施,诡计多端。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重视国民党正面战场而轻视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方针是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之后,由于战线过长,使日军陷入不能自拔的战争泥潭中。为了摆脱困境,日军在发动对华新攻势的同时,把重点转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和围剿,把主要军事力量放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则很少有战略性进攻,把对国民党的方针改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根据地进入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提出“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方针,公开向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希望中国政府分担“建立东亚新秩序的责任”。日本政府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国民党营垒中扩大亲日势力,通过他们进行“和平”运动,实现分裂,以期扩大伪政权,形成蒋汪合流。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引起了中国抗日营垒的分化。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致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的艳电,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汪精卫建立了南京伪政权。
猜你喜欢
  • 《摇曳在童年时代的山杏情怀》赵海萍散文赏析

    总有一种情怀伴随着时光的从容流逝而经久不衰,甚或愈加清晰、浓烈,进而沉淀成温暖心灵的一抹暖阳、半杯清茶、满怀春色。记忆因了这情怀而

  • “自任其过”注释、译文和评析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有人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注释】

  • 唐宋八大家·苏轼

    苏轼 【作者小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州)人。北宋着名的文学家

  • 苏轼《癸丑春分后雪》全诗鉴赏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鉴赏和解析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古诗词对写法举例(古诗词写法)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对写法举例,内容包括古诗词写法,做古诗词的方法,最好有例子,怎样写古诗词。写古诗就是靠自己抒发感情呗,当然你得有文采,知识要丰富。古诗有白描,顶真,双关,起兴,比喻,借代,对仗,拟人等手法,用典应该也算是,还有

  • 苏轼《籴米》全诗鉴赏

    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再拜请邦君,愿受一廛地。知非笑昨梦,食力免内愧。春秧几时花,夏稗忽已穟。怅焉抚耒耜,谁复识此意。

  • 宋词典故“椒花颂”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椒花颂 【出典】 《晋书》卷九六《列女传·刘臻妻陈氏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辩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圣容映之,永寿于万。’” 【释义】 正旦为夏历正月初一日,晋代刘臻妻

  • 欧阳修《送杨先辈登第还家》全诗鉴赏

    解榻方欣待◇英,挂帆千里忽南征。锦衣白日还家乐,鹤发高堂献寿荣。残雪楚天寒料峭,春风淮水浪峥嵘。知君归意先飞鸟,莫惜停舟酒屡倾。

  • 《题黄甲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徐渭 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 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黄甲图》是徐渭一幅著名的讽刺画。画幅中部画两枝荷叶,蕴含秋意。画幅下部画一螃蟹,正在爬行,但不是快速横行,而是慢速前行,所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