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题黄甲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题黄甲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徐渭

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

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

黄甲图是徐渭一幅著名的讽刺画。画幅中部画两枝荷叶,蕴含秋意。画幅下部画一螃蟹,正在爬行,但不是快速横行,而是慢速前行,所以显得颟顸、猥琐、笨拙。诗便题在画幅上部。

兀然,昏沉的样子。劈头两句是说,有一样东西,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偏偏显得胆豪气粗;也不问问自己近年来腹中有珠无珠。单刀直入,一下子就点到题旨上来。

第三句中的“孤标”是反唇相讥。 “孤标”本指清峻突出的标帜,原用来形容人的清高品格,这里指螃蟹的蠢笨模样。第四句中的“传胪”,原义为:科举考试中,会试二甲一名称传胪,殿试后传名也称传胪;这里借指黄榜题名进登甲第。这两句是说,它养成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尊容人们不认识,可知近来黄甲吃香所以它独能黄榜题名进登甲第。

这首诗运用双关、夸张和反语,骂尽了昏庸的主考官和天下那些虽不学无术、腹中空空,但又徼幸高中、身登甲第的人。科举考试弊端极多,真正有才华者常屡试不中,像徐渭在四十一岁前连应八次乡试而未中,可那些不学无术的草包却常能高中,高中后便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徐渭对这种现象极为不满,故创作这帧诗画来讽刺挖苦,以泄心头之恨。

徐渭曾创作蟹画多幅,题蟹画诗多首,可见他很喜欢运用这个人们所熟知的形象来讽世。他能抓住螃蟹的不同特征,对世情作不同侧面的讽刺。例如题画蟹二首,第一首结句为“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胄欲何为?”抓住螃蟹饱食稻子(“黄云”借指稻子,因宋王安石木末诗有句云“割尽黄云麦正青”)后躲在洞穴中的特点,讽刺那些饱食终日、享尽荣华而不愿为国作战的武将。第二首结句为“一片黄沙如此阔,横行那得到匈奴?”借蟹螃横行的特点,讽刺世上那些横行霸道的人,决难达到目的。又如题蟹诗,原作是题在水墨花卉卷上的: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后两句是说,如果把螃蟹翻身朝上画在纸上来看的话,那么就像董卓那圆团团的肚脐了。董卓是三国时的军阀,因杀人太多、作恶多端士兵对他恨之入骨,他死后士兵在他肚脐上点了灯,脂膏流了一地。这是抓住螃蟹秋后正肥、腹中充满脂肪,蟹黄的特点,并联系董卓燃脐的典故,来讽刺那些脑满肠肥的封建权贵。

徐渭的这类诗画作品对后代影响很大,当代大画家齐白石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过一幅螃蟹画,上书“看你横行到几时”,以表达他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痛恨和抗日必胜的信念,成为画界一个著名的掌故。很显然,这是齐白石深受徐渭影响的结果。因为齐白石也对徐渭十分倾倒,他竟说自己“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他又写诗说: “青藤、雪个(清画家朱耷)远凡胎,缶老(近代画家吴昌顾)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猜你喜欢
  •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意境解读

    (宋)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镇江登京口北

  • 国学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出处和解释

    【名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语出清代秋瑾《满江红》词。我的身体虽然不能归入男子行列,但我的心却要比男子刚烈。几句词十分鲜明地刻画出了作者刚毅不凡的性格和胸怀。

  • 鲁彦《听潮的故事(节选)》

    一年夏天,趁着刚离开厌烦的军队的职务,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这里是佛国,全岛周围三十里中,除了七八家店铺以外,全是寺院。为了要完全隔绝红尘的凡缘,几千个出了俗的和尚绝对地拒绝了出家的尼

  • 吴均《与宋元思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①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 。水皆缥碧 ③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 无碍。急湍甚箭 ④ ,猛浪若奔 ⑤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⑥

  • 《题梦仙花卉横幅赏析》

    【注释】:【注释】:【注释】:原题注:梦仙大妹,幼学于王园先辈,能文章诗词。又就灵鹣京卿学,画宗七芗家法,而能得其神韵,时人以出蓝誉之。是画作于庚子九月,时余方奉母城南草堂。花晨月夕,母辄招大妹说诗评画,引以为乐。大妹多病,母为治药饵,视之

  • 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全诗赏析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死去凭谁

  • 《二陆优劣》原文|翻译|赏析

    晋·郭澄之2卢志于众中问陆士衡3:“陆抗是卿何物4?”答曰:“如卿于卢毓5。”士龙失色6

  •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

    名言: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 注释: 饰貌: 在外表上掩饰的伪装。情: 有真情实意。 句意: 当面说人好话的人不忠诚, 在外表上有所伪装的人没有真情实意。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 无名氏《七绝·题壁》千家诗赏析

    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后。这是首打油诗,通过描写蓬草与榾柮的不同燃烧情形,向人们昭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 《凫鷖》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