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②5晓别吾家黄叔度。③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④ 尊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⑤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⑥
【注释】 ①贺方回:贺铸,字方回,北宋著名词人。和贺方回韵,指和贺方回的名篇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山谷: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诗人,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②千峰百嶂:指峰峦重迭、道路险阻。嶂(zhang杖):高峻如同屏障的山峰。③黄叔度:即黄宪。据后汉书·黄宪传记载,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在今河南)人。世贫贱,父为牛医,才识卓异,有“颜子”之称,其为人“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此处借指黄庭坚。④华发:花白的头发。远山修水:指路途遥远。修,长。⑤尊罍(zun lei尊雷):古代酒器。尊,酒杯。罍,形似壶。长亭:古时设置在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舍,随亭间距离长短而有长亭、短亭之分。这里泛指送别处。⑥几许:多少。阑(lan兰):尽。
【译文】 通往宜州的道路千峰百嶂。天色阴沉黯淡,似乎也知道人将离去。清晨,送别我才识过人的弟弟。我们弟兄都已头发花白,千山万水,何时重见?只有死后魂归一处。酒宴离散,长亭日暮。惜别的话语缠绵悱恻,难以成句。别后的哀愁还有几许?在简陋冷清的驿舍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整夜倾听空阶上的落雨。
【总案】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的弟弟黄庭坚才华卓荦却命运多舛。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在今四川彭水)安置,后又徙戎州(在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1102),他结束了在黔州、戎州“万死投荒,一身吊影”、长达六年的放逐生活,赴太平州任,不料到官九日即被罢免。复除名。羁管宜州。因文字冤狱被贬谪到路途遥远的瘴疠之地,前途凶险,生死未卜,这次送别实际上是生离死别。作者已预感到,此地一别,后会无期,只有死后才能重聚。这绝非作者的虚妄之词。事实上,在经历千难万险之后,黄庭坚於次年夏天抵达宜州贬所,一年后便满怀冤愤病死宜州,弟兄竟成永决。因此,和相同题材的作品相比,这首送别词沉哀入骨,极为真挚感人。
-
【原题】: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骁将
-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
这首句指胡邦衡所上“封事”,“九重关”,君门九重,极言深不易达。第二句借天上的虎豹言“封事”上达帝前之不易。“清都”,这里以清都比朝廷,虎豹指奸臣和爪牙。第二句是补充第一句之意,因当天守关虎豹被关,所以“封事”能直达殿上。三四句写朝廷上
-
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尘暗人亡
-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谿。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
太华西南第几峰,落花流水自重重。幽人只采黄精去,不见春山鹿养茸。
-
虽然和这个朱庆馀仅一面之交,但爱才惜才的张籍还是不遗余力的宣传、推荐了他,使他短时间内声名鹊起。果然,这一年,越州才子朱庆馀金榜题名。
-
九州生气恃风雷,
-
(解题) 本篇以首句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 的前三字为题。因是人名,不可分。打破以首句首二字为题的惯例。 主旨在于要做到缘天葆真,不以外物累,不为物役。视爵禄、势位,以至国家,皆如秕糠。生死存亡,同
-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两坊岐薛甯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雁飞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