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任贤用典名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100多年前,诗人龚自珍痛感于清廷衰弱腐朽,国家内忧外患,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令人赞叹。习近平同志引用这一诗句,提出的正是如何选拔人才的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如何才能形成活力迸发、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习近平同志强调,“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防止万马齐喑。在不少地方或者单位,干得好的不如说得好的,做功好的不如唱功好的,谋事的不如谋人的,结果导致人才“逆淘汰”现象产生,阻碍了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破除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打破唯票取人和论资排辈,才能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才能让人才脱颖而出、受到重用,树立“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的正确导向。
■原典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释义
己亥杂诗是清代中后期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创作的组诗。己亥即道光十九年(1839年),时年48岁的诗人因厌恶仕途,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眷,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己亥杂诗共315首,本诗为第220首。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愤。“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封建统治下,人们思想被禁锢,才华遭扼杀,朝野噤若寒蝉的悲哀现实。作者以“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指出只有进行大刀阔斧的社会变革才会唤起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为脍炙人口,为传世名句。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面对危局,诗人主张对内实施改革,对外抵御侵略,并针对人才备受压制的状况,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切忧思和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
第一章谁也没想到,那场大火会突然烧起来,而且会把两条街道烧掉……我想,母亲和大伯之所以决定离开乌龙镇,去往山林里居住,肯定与这场大
-
高二上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词默写常考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诗词默写重点)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二上语文必修三必背古诗词默写常考题,内容包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诗词默写重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常考诗句,那种考试常考的句子求大神总,高中语文必修三四背诵默写的古诗文。诗词就是考难写对的字,蜀道难的前两段有好多,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 。砯崖_______
-
杜光庭传奇《虬髯客传》 隋炀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杨素守西京。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颇僭于上。末年愈
-
“三调芭蕉扇”故事见于《西游记》第59回至61回。 这个故事除通过“三调芭蕉扇”曲折多致的过程,生动地刻划了孙悟空勇敢坚韧、机智乐观的英雄性格外,对猪八戒的性格也在发展中写出他的变化。猪八戒这个贪恋女
-
观第二十 【题解】 观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巽上)。本卦下卦为坤,坤为地;上卦为巽,巽为风。风行大地,吹拂万物,喻指君王巡视邦
-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1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
-
【原题】:春日陪诸公往戴山眺集暮入北麓得石床岩洞诸胜
-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有一个从临邛来的道士,能用精诚唤来死者的灵魂。 【赏析】杨通幽。唐代大 诗人白居易著《长恨歌》有临邛道 士鸿都客,能以
-
西方文学·奥尼尔 美国著名现代剧作家,美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