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愤鼠毁庐》意译和解说
——龙门子凝道记
【意译】
越西有个单身汉,他用芦苇茅草结扎起来筑成简陋的房子,自己耕种田地,收获粮食过日子。过了很久,大豆粮食,盐醋调料都不要仰仗别人了。他曾忧虑老鼠成灾。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在屋里乱窜,夜里唧唧吱吱地乱咬东西到天亮,他聚积了满腔怒火。有一天,他喝醉了酒回来,刚要睡,老鼠又吵了起来,使他十分烦恼,他的眼都不能合拢一会儿。男子愤怒极了,就拿火把四处焚烧老鼠,结果,老鼠被烧死了,但房子也烧毁了。第二天,他酒醉醒来, 不知所措, 找不到一个安身的地方。
【解说】
越西男子的独居生活毁于一把火,这把火源于他心里早就藏着的对老鼠的一把恨火。平时,他理智清醒,还能忍住,可是正巧碰上喝了点酒,心中的恨火窜上来,点燃一把火,连草棚也一起烧了。老鼠是给烧死了,但生活给破坏了,得失相较,得不偿失。作者总结教训,说是人不能有“积憾”——积愤。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在正常情况下,生活中有点小不如意——像老鼠,只是干扰,并不威胁你的生存,不必斤斤计较,怀恨于心。因为怀恨久了就会爆发——仇恨的种子要发芽。而盛怒之下,就会干出愚蠢的事来。不过,倘若老鼠成群,啃箱子、吃粮食,弄得人昼夜不得安宁,并且又没有猫,难道就忍气吞声地和老鼠和平共处?总得想法弄死它们,放火烧房子也是无法之
法。
【相关名言】
小不忍,致大灾。
——管子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希腊·毕达哥拉斯
-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鉴赏】 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出任凤翔府(今
-
一首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赞歌——评马金莲的中篇小说《长河》◎贺彬小说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折射出的灵魂深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意为遗失在东方的东西,可以在西方得到。这里比喻一种逆境变为顺境的情况。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因为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人生就像阳光落在桑榆树上,虽然失去了东方的阳光,却收获了西方的温暖。
-
【原题】:和前送吴季永工侍韵二首寄宣城使君尚书叔永时季永尚留宣城郡斋
-
【原题】:登普宁寺岁寒庵面江山之胜令人欲赋而长老因公出诗集相示作此诗谢之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闲官兼慢使,着处易停轮。况欲逢新岁,仍初见故人。冒寒寻到洛,待暖始归秦。亦拟同携手,城东略看春。
-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作品赏析状北方之寒也。注:1:北中寒:《乐府解题》载,晋乐,奏魏武北上
-
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礼。》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凌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