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宋)晏几道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这是晏几道写别情的名篇。它截取的是酒醒人散后,独自不眠的片段,写出的是离别的哀愁和孤独的难耐。首句点明环境“醉别西楼醒不记”。西楼是欢饮的地方,也是作者的住处。在一首鹧鸪天里曾说:“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为什么会醉别醒不记?这句很平淡的直陈句包含很深的离别之愁。因为“愁多不忍醒时别”(唐长孙佐辅句),所以用醉来逃避,“醒不记”三字写足醉的程度,当时如何分别,在沉醉中完全记不起来。但别离的苦味却不会忘掉,所以接下去感叹离别太多了。“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聚散真容易,实际在强调散。聚散如春梦秋云毫无定准。白居易有花非花诗云:“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里改朝云为秋云,与春梦相对更为贴切,而去掉朝云一词所含的高唐神女内容,更显得脱俗。“斜月半窗还少睡”,越想人生越难入睡,而室内偏偏又见画屏上的吴山翠色。吴山也许就是人去之处,画屏展示的吴山翠色,引人陷入莫可名状的遐思之中。
“衣上酒痕诗里字”换头处既说醒后也联系醉时,酒痕可见醉态,诗字铸自别情。点点酒痕,行行诗字,有一个共同特点:“总是凄凉意。”越想越凄凉,越想越难入睡。“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杜牧赠妓诗云:“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此词结尾明显化用小杜诗,但却深入一层,而且与上阕“画屏闲展吴山翠”一句相应,画屏不晓人事,而这里红烛却替人着急垂泪,一无情,一有情,一绿一红,相映成趣。
这首词写的是具体的感受,但如果联系晏几道自作词集的小序看,它似乎又是对多次这样的情事的普遍感触。词序里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欢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这首蝶恋花既是一次具体情事,又具有序里所述的慨叹欢情易逝、孤怀难遣,所以有人定为小山晚岁作品,较之他篇,沉郁悲凉,独为杰出。
-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夙昔传闻思一见,牵来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朝来久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卿家旧赐
-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内容】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赏析】: 这首
-
指奥地利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的作品表现威权的强大,障碍的不可逾越,孤独的无法忍受和真理的不可寻求,正如他所说:
-
⑨上元节:正月十五日。 ⑩国是家:以国为家。 ⑾龙灯花鼓:上元节民间挂龙灯打花鼓来庆祝节日。长剑走天涯:到遥远的地区去从事武装斗争。
-
这首诗,前二句是写过宋之问旧庄,后二句则写对旧庄而有感。 第一句“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是交代事件和地点,用场景的描写勾勒出萧瑟零落的场景,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句“枉道祇从,吟诗许更过”,是全诗的主旨。杜甫之所以枉道过宋
-
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作品赏析(公初居浣花溪寺,故云招提客。佛香、僧饭、听法、寻经,想寺中景事。草玄之外,更有何言,谓别有著
-
《礼记》·《明堂位第十四》是一部关于礼仪的经典著作。通过原文、注释和翻译的详细解析,我们了解到明堂的位置和建筑有其独特的规范。这篇文章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唐·柳宗元 2 钴鉧潭在西山西 3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 4 ,抵山石,屈折东流,真颠委势峻 5 ,荡击益暴,啮其涯 6 ,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
-
《九张机(九首)》·无名氏 无名氏 一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陌”指田间小路。“采桑陌上试春衣”,是说穿上春装到郊外去采桑。这一句,取用了东汉民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寥落破败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家国破败的诗词,描写秋天红叶飘飞,凄凉破败的古诗,形容破败诗句。【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满江红】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