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宋员外之问旧庄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是写过宋之问旧庄,后二句则写对旧庄而有感。
第一句“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是交代事件和地点,用场景的描写勾勒出萧瑟零落的场景,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句“枉道祇从,吟诗许更过”,是全诗的主旨。杜甫之所以枉道过宋庄,而且那么匆忙,主要在于他相当尊重宋之问的诗作,所以他说:为了吟诗,也许会再一次访问这位诗坛前辈的故居。宋之问媚附张易之等权贵,以善写应制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其人杜甫是不取的,所以全诗只及其诗,不及其为人。杜甫能做到不因人废诗。
第三句,“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是说访宋之问的子孙家世,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为宋之问“迹在人亡”而感到悲伤。
末句“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是通过将军树来借景抒情,增加了悲凉的色彩,通过该句把悲凉的气氛勾勒出来,悲凉之情呼之欲出。
-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和小学必背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找小学升初中必备古诗词包括名言,找小学升初中必备古诗词包括名言,小学升初中必备古诗词我快上初中了,要背一些初中古诗请大家帮个忙。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
-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或一段能让人会心而笑的笑话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岁岁平安美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了教我们语文课的田老师近期一篇文章《教堂里的平安夜》,感觉自己像呼吸
-
战争,是敌对双方的集体厮杀,其千军万马之所以能协调统一者,关键乃在于将军。故历代兵家之著述,无不给“将”以极其重要的地位。
-
[魏]阮籍一夕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
-
命子者,训子也。然而,从头到尾读者却没有感受到被“训”的压力,反而心中时时会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诗人对其子的慈善和宽容。 此诗讲述陶氏远祖始于尧,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且累世盛德,辉光相承。因时运而有盛有衰,有高有低。在中晋之时,长沙
-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
论题解析 [解题]个人与集体(individual and collectivity)中,个人,通常即一个人,和集体相对应。集体,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具有共同目标、信念等。集体是由某种共同的
-
一 七律春潮 张子耀 天南地北涌春潮,煦暖晴光发壮苗。 大海扬波鱼逐浪,小溪弄影柳含娇。 千蛩抖羽琴弦拨,百卉妍枝鸟语遥。 万座青山披锦绣,九州楼厦入云霄。 二 七律赏春 张子耀 今夜偏知春气暖,
-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