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注释: 郭隗(wei): 燕国贤士。帝者: 想成帝业的人。处: 相处。诎指: 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诎通“屈”, 指通“旨”。事: 侍奉。北面: 面向北。古时候师坐北而面南。百己者: 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嘿: 通“默”。什: 同“十”。冯几: 靠着搁几。眄(mian) 视指使: 斜着眼睛示意, 用手指头指使人。恣睢奋击: 瞪眼睛, 拔拳头。呴(xu) 籍: 喘着气顿脚。叱咄: 大声斥责。徒隶: 此指唯命是从的奴才。服道: 行王道。
句意: 郭隗先生回答说:“想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老师而与他相处, 想成王业的人以贤者为朋友而与他相处, 想成霸业的人以贤者为大臣而与他相处, 亡国之君把贤者视作奴仆而与他相处。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侍奉贤者,面向北, 恭恭敬敬地拜贤者为师, 接受他的教诲, 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来; 行动在贤者前, 休息在贤者后, 最先向贤者虚心请教, 最后才住口停问, 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来; 别人怎么干, 自己也怎么干, 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来; 靠着搁几, 拄着手仗, 斜着眼睛示意, 指手划脚指挥人, 那么供人使唤的仆人就会来; 如果瞪眼睛, 拔拳头, 暴跳如雷地大声斥责人, 那么唯命是从的奴隶就会来。这是古代行王道得人才的方法啊。
战国策·燕策·燕召王收破燕后即位
-
心情 在写作的时候,我喜欢在下午四点钟到外面走走,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不是要观察社会搜集写作素材,只是无目的随便走一走。这时候已
-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
宋词典故·独钓寒江雪 【出典】 见 “千山绝影飞禽怕” 条。 【释义】 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的诗句,描绘一位不畏冰雪严寒,稳坐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 【例句】 隐隐绿蓑翁,独钓寒江雪。(
-
洪仁辉事件是清朝乾隆时期因外商告御状而引发的涉外纠纷事件。1755年,以洪仁辉为首的英国商船不堪广州行商和粤海关官吏的勒索,几次到江浙宁波贸易,意图更定贸易路线,另开通商口岸,引起乾隆帝的疑虑。175
-
阅读《汉书·儒林传序》,宜与《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始皇本纪》、《汉书·艺文志》、《汉书·武帝本纪》、《汉书·董仲舒传》等文相配合。
-
李流芳《游西山小记》 李流芳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晻映,澄湖百顷, 一望渺然。 西山匌匒, 与波光上下。 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
-
大臣自警。认为当表里如一,仪表可法,执法谨慎,说话小心,独处不愧,对人有礼,着重自己修养。其中对今政不满,也有所揭露,对小子尤多斥责,指出不听善言,就有亡国之忧。 抑抑威仪,(一) 态度谨谨慎慎, 维
-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安妮日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安妮日记里的名句,求二战《安妮日记》中那首很著名的诗,求安妮日记里的名句拜托各位了3Q。我的快乐都是微小的事情。 2、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3、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山晚铭旌去,郊寒骑吹回。三川难可见,应惜庾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