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名画《辋川图》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名画《辋川图》赏析

辋川图

清·王原祁作

纸本设色

纵三五.七厘米

横五四五.一厘米

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唐诗人、画家王维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他曾创作辋川图,通过对家乡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恬淡闲逸的生活理想。原图画于清源寺壁,早无存。后人称王维此图为“辋川样”,成为传统山水题材之一。有称“画中有摩诘辋川图,如书中之有右军之兰亭序”。嗣后有多种摹本流传,或以此为“母题”创作文人理想的山川卧游之地,以寄托对这种理想的心灵栖息之地的向往。由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收藏(原为震泽王己迁所藏)的王原祁辋川图,即是此类题材中比较突出的手卷。

此图卷为王原祁七十岁时所作,为其晚年秋景山水中的精品之一。吴湖帆跋谓:“此卷之成在奉常(王时敏)逝世后已卅年。麓台卅年中功力精进,惜奉常之不及见也。”湖帆曰:“若起奉常观此卷,不知将如何惊奇,为乃孙评何辞矣。”认为“在唐而有摩诘,在摩诘而有辋川而有辋川图,千载而下,而有麓台笔端之意象摩诘辋川图,是亦天地造化精英所注而出,良非偶然而也”。称此卷气吞云梦,波撼岳阳,洋洋洒洒,如长江黄河,一泻千里而出,虽大堤铁索不能稍阻。

这长达五米多的长卷,总体格局为两头密集,中间疏朗。起首层峦岗岭向左横展延续,辽阔壮丽见其连绵相属的气势。其间山庄院落、长松修竹、丛林河流,移步换形。前段密集的部分,差不多占整卷一半之多。画家精心安置各处山水景物,如围墙穿插,不见其板,反增其趣。图中几处以庄院为中心的景物带,四周有层峦突兀和平缓山景相间,树木稠密处有房舍数组坐落其间,周围有河道穿插围环,景物组合,灵活多变。山体、树木、房屋密置与河面留白形成黑白节奏关系,而每一小段自成章法节奏,颇有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之感。

前大段密集的“山庄”过后,便是散居的房舍,屋中红衣商士闲坐,经过小桥又引人步入有趣的“鹿园”,不同体态的小鹿,仰俯动静,特感生动。过此段即为河域疏朗的景带,给人以清旷空松的审美感受,其中写意笔法的“网巾水”尤生动诱人,在麓台作品中并不多见。

继之又转入繁密,中景密布竹林幽居,近处水面,中有舟楫轻漾,远山花青一抹简洁明快。最后一段满目层峦,浓中带逸。由小桥引伸连结左右路径,渐入尾声。山势隐显,意趣无尽,似乎可感受到画家创作过程中的感情波段。

此卷可看出作者虽参考石刻等传本,但还是凭藉了自己对江南现实景物的观察和积累,感到手卷较立轴布局少程式过甚的弊病,故评者称王原祁此图“具大智慧力,得大澈悟心”、“经营刻意,不随众向”,不仅表现在笔墨造诣上,也表现在对传统和现实的关系处理上。

辋川图

“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比王原祁晚出生一百年,曾借阅辋川图逾三月,阅后赞叹不已,认为是卷“信手点成,自然会古,老苍精工”。此图前面有吴湖帆“天下第一王麓台司农辋川图卷”题字,卷后有王原祁自题:“右丞辋川别业有五言绝句二十首,纪其胜即系其图。六法中气韵生动得天地真文章者,自右丞始。北宋之荆、关、董、巨、二米、李、范,元之高、赵、四家,俱祖述其意,一灯相续为正宗大家。南宋以来虽名家猬起,如簇锦攒花,然大小不同,门户各判,学者多闻广识皆可为腹笥之助。若以为心传在是,恐未登古人之堂奥,徒涉古人之糟泊耳。有明三百年,董思翁一扫蚕丛,先奉常亲承衣钵,余髫龀时承欢膝下,间亦窃闻一二近典。寄翁老先生论交已久,三年前拟庐鸿草堂图即拟订为辋川长卷,以未见粉本不敢妄拟。客秋偶见行世石刻,并取集中诗参考,以我意自成,不落画工形似。迄今已九阅月,公事之暇,无时不加点染,墨刻中参以诗意,如见右丞阳旋阴设、移步换形之妙。即云拙劣,亦略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遗意。先生见之得无捧腹一笑乎。康熙辛卯六月十一日题。娄东王原祁。”

文中阐述了该卷创作起因、构想及成画经过,有助赏览。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人文理想,山水画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观赏价值也正基于此。王原祁在题画中认为:画山水“位置出入,不在奇特,而在融洽稳当。点染笔墨,不在功力,而在超脱浑厚”,又说,“作画意在笔先,以得势为主,间架分寸,全在迎机;笔墨之妙,由淡入浓取气,以求天真”。此图似是这种画学见解的形象体现,在布局上给人“洋洋洒洒”、“一泻千里而出”之感。

王原祁主张布局要讲“龙脉、开合、起伏”。认为“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并主张“用笔忌滑、忌软、忌硬、忌重而滞、忌率而溷、忌明净而腻、忌丛杂而乱”(雨窗漫笔),此图当可佐证。卷中干墨积叠技巧独到,颇见特色。清方薰谓王原祁的画,“苍苍莽莽,六法无迹,长于用拙,是老人过人处”(山静居画论)。清“四王”,时敏之柔,圆照之润,石谷之能,麓台之拙,各有所长。麓台之“拙”正是他艺术个性的表现,是卷在笔墨交融,“融洽分明,分明融洽”上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是卷后有吴湖帆、吴华源、徐邦达、唐云、张大千、汪亚尘、黄君璧等跋。

猜你喜欢
  • 鲁迅《非攻》全文

    一 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不着。大约是第四或者第五回罢,这才恰巧在门口遇见,因为公孙高刚一到,墨子也适值回家来。他们一同走进屋子里。 公孙高辞让了一通之后,眼睛看着席子

  • 《四犯令·月破轻云淡注赏析》

    【注释】:这首词写离别,与一般的离歌写法不同。作者并不正面渲染离愁别绪的深重,而是独出心裁地借助新奇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可谓含蓄空灵,别开生面。上片写临别情景。先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别

  • 曹刿论战

    【题 解】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

  • 古诗词《丁澎 一首》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丁澎字飞涛,号药园,回族,浙江仁和(今已并入余杭)人。早岁负诗名,与同里陆圻、毛先舒、孙治、张丹、吴百朋、沈谦、虞黄昊、陈廷会等并称“西泠十子”。撰《白燕楼》诗百首,流传吴下,士女争相采摭以书衫袖。清

  •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①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② 。”(《论语·里仁》二) 注释 ①约:简约、穷困。②仁者:有德的人。智者:聪明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又都有他

  • 《沁园春·记上层楼赏析》

    上片写作者游历所引起的感慨。开头三句总叙游历江淮和荆湖期间的豪情逸兴。“望长山远水”四句分两处表述:一是游荆湖登岳阳楼所见。那荆州一带雄伟秀丽的景象和开阔的境界,激励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二在南京“尝与友人命酒层楼”,目睹山

  • 李群玉《静夜相思》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李群玉 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 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 这首诗在描写湖乡夏夜的静寂境界时,细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各种感觉。 首句写山空,着重从听觉的角度来写。天籁,自然界的音响。天籁寂,指自然界的一点

  • 韦应物《春中忆元二》全诗赏析

    雨歇万井春,柔条已含绿。徘徊洛阳陌,惆怅杜陵曲。游丝正高下,啼鸟还断续。有酒今不同,思君莹如玉。

  • 孟浩然《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全诗赏析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眷言华省旧,暂拂海池游。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清秋。

  • 古诗词积累15首课外(中学生课外古诗15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积累15首课外,内容包括中学生课外古诗15首,15首课外古诗最容易背的最少的,中学生课外古诗15首。《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