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静夜相思》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李群玉
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
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
这首诗在描写湖乡夏夜的静寂境界时,细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各种感觉。
首句写山空,着重从听觉的角度来写。天籁,自然界的音响。天籁寂,指自然界的一点声音也没有。这句正面描写天空的静寂。水榭(xiè谢),水边的木架敞屋。次句写岸上,着重从触觉的角度来写。夏天的下半夜,酷热消退,气温降低,水边木榭给予人的皮肤触觉是一种清凉之感。浦,水滨。第三句写水滨,着重从视觉来写。这句写水滨风平浪静,不见波浪,只见宁静的月光。藕花,荷花。第四句着重从嗅觉上来写。在暗淡的月色中,荷花的颜色并不显眼,其特点是传出沁鼻的清香。这四句,根据不同的感觉,从山、榭、月、花四个方面写出了一幅宁静的夜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的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李群玉在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诗中写道:“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这两句诗表明,他是注意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宁静风格的。明代胡应麟诗薮说:“五言绝二途,摩诘之幽玄,太白之超逸。”在唐代五言绝句的多种风格中,李群玉的诗比较接近王维而与李白距离较大。李白写过一首题为静夜思的五绝,末二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评这二句说:“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李白这首诗明白地说出了相思的内容。李群玉这首诗,则未具体说明相思什么。近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说:“诗但写空寂夜景,而相思之意在言外。盖凡境过于静寂,易生远思。所思或不一,故不可指实。”通过这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看出,李白诗自是“天仙口语”(诗薮),具有超逸的风格;而李群玉诗,则颇接近王维诗的幽玄风格。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四中说李群玉的山水诗“近王右丞”。
-
词·张惠言词《木兰花慢》 杨花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 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
-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
金马门前回剑珮,铁牛城下拥旌旗。他时万一为交代,留取甘棠三两枝。
-
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应运生夔龙,开元扫氛翳。太微廓金镜,端拱清遐裔。轻尘集嵩岳,虚点盛明意。谬挥紫泥诏,献纳青云际。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彷徨庭阙下,叹息光阴逝。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挂帆秋江
-
【注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春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春雨的古诗词(10首),关于雨或春天的诗句,要描写春雨的古诗。1. 《春雨》[ 唐 ] 徐凝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2. 《春雨》[ 宋 ] 周邦彦耕人扶耒语
-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负郭田园八九顷,向阳茅屋两三间。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一卧江村来早晚,著书盈帙鬓毛斑。
-
王仲修《春日怀秦髯》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②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③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④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⑤ 【注释】 ①秦髯:秦观,因
-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
-
王季友 野人宿在山家少 ① ,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② 。 【注释】 ①山家:《历代题画诗类》、《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