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事贵人赵同等[3],与窦长君善[4]。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5]。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6],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7],顾不重邪[8]? 何足下距仆之深也[9]!”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段意】 辩士曹丘生招权纳贿,季布起初对他很厌恶,后来却待为上客。说明季布意气用事,经不起吹捧。
字数:312[1]曹丘生:曹丘先生。曹丘:复姓。
[2]招权顾金钱:借重权势为人办事,取其酬劳金钱。顾:通“雇”,酬劳。
[3]赵同:汉文帝宠幸的宦官赵谈。司马迁因避父讳,改“谈”为“同”。
[4]窦长君:汉文帝窦皇后的哥哥。
[5]请:谒见。
[6]说:同“悦”。
[7]游扬:宣扬;传扬。
[8]顾:难道。
[9]距:同“拒”。
-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滁州西涧的景色和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主题,展现了悠闲自在的心态和追求自由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阅读和翻译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越谣歌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他,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在把头转向身后 它把头转了过去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
-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岑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 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 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 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
-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出处】唐高适《 燕歌行 》。 【意思】边地遥远形势动荡怎么能够度量! 那里愁云笼罩触目是一片荒凉。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
-
陈子昂诗《感遇(其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感遇
-
题解 本文选自《尚书》,相传为周公劝诫成王之辞。无逸,不要荒淫逸乐。 原文 周公作《无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
-
是词写春愁。前阕写“春分天气”的明媚景色,但也以成双的燕子反衬孤眠的鹦鹉春景,成为对比强烈的两个具象,象征主人公的孤独。后阕写闺妇。特写居所周围的春天景色。“薜荔依墙,莓苔满地”的荒芜景象同上片的明丽春景退然不同,这也是使观赏者思旧的契
-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江淹·别赋 黯然销魂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题】 此诗约作于天宝初,时诗人为江宁县丞,友人辛渐将北上洛阳,昌龄在润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