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师旷论学》注释与翻译
师旷论学
刘 向
晋平公(1)问于师旷(2)曰: “吾年七十, 欲学, 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3)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 臣闻之: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4)?”平公曰: “善哉!”
注释:
(1) 〔晋平公〕 春秋时晋国国君。 (2) 〔师旷〕 字子野, 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 他双目失明, 仍然热爱学习, 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3) 〔炳烛〕 点燃蜡烛。 (4) 〔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 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孰与” 这里译为 “……跟 (与) ……哪个 (谁) 怎么样?” 昧行, 在黑暗中走路。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 说: “我已经七十岁了, 想要学习, 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 “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 “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 怎敢戏弄君主。 我听说: 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 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 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 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平公说: “讲得好啊!”
-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不是最真切、最诚实的情感,就不能打动人心。指真诚最能感动人。《庄子·渔父》:“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 【例】“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像你这种作
-
魏源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主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这组诗共五首,写于咸丰元年(1851)高邮知州任上。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当时,诗人到任才半年,身患疸疾刚痊愈。据魏耆《邵阳魏府君
-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作品赏析此及下章,大抵皆上宝间作,姑依蔡氏附在上元二年之春。黄鹤编在宝应元年,亦无确据。落日在
-
【原题】:刘子澄约游汉阳郎官湖子澄风雨中绝江先去余泊舟黄鹤楼下风大不可进因成七言为寄
-
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杯中此物何人别,柔旨之中有典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书的古诗词以及意思,内容包括含有书的古诗词,关于书的诗句,关于书籍的诗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3、春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4、腹有诗书气自华 。(陆游) 5、
-
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树拥陂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这是黄公望题在元代另一著名画家倪瓒《六君子图》 (又名《古木拥坡图轴》)上的一首七绝。倪瓒介绍见后面《题渔庄秋霁图》赏析。
-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
这首诗中王韫秀用典贴切,展现了自己才女的史学功底,历来为后代文人赞赏。其中“知道浮云不久长”因为蕴含着哲理性被誉为名句。 开头一句“楚竹燕歌动画梁”,楚竹和燕歌,分别指代南北方的音乐,由此可见元载网罗了全国各地的佳丽。家中的美女之
-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李白《古风》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