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挂弓”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扶桑挂弓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晋·阮籍咏怀诗第三十八:“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释义】“扶桑挂弓”出自阮籍“弯弓挂扶桑”句,而阮籍此句又本自宋玉大言赋。阮籍此诗意境阔大,扶桑是传说中海外大树。据东方朔十洲记说,叶似桑树,长数千丈,大二千围。挂弓扶桑,倚剑天外,皆述其志向远大。
【例句】又何必扶桑挂弓,也强如剑倚崆峒。(高明南戏琵琶记第十出杏园春宴〔山花子〕)琼林宴上进士的唱词,扶桑挂弓喻胸中大志。蔡伯喈时并无什么“琼林宴”,而蔡伯喈比阮籍时代亦要早一些。元剧中常有年代、典故用错的情况。
-
认得春风先到处,西园南面水东头。柳初变后条犹重,花未开前枝已稠。暗助醉欢寻绿酒,潜添睡兴着红楼。知君未别阳和意,直待春深始拟游。
-
十八声音有别,细闻可辩 【原文】 声与音不同。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
-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南京秦淮河,据说是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沿秦淮河两岸,重又渐次修筑起一座座民族风格的水榭楼台,虽然说不上是重振昔日的香风艳气,却也
-
新花来远喜开封,呼酒看花兴未穷。年少曾为洛阳客,眼明重见魏家红。却思初赴青油幕,自笑今为白发翁。西望无由陪胜赏,但吟佳句想芳丛。
-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1)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3)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5) 。以是人多
-
一第一次到武隆仙女山,是两年前的夏天。车子沿江而上,脚下是湍急而幽深的芙蓉江,“水色如黛劲如刀”。两岸是刀削般直耸云霄的峭壁,望之
-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 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这首诗写自己在外行役的经历,虽然壮志难酬,仍不改“耿介”之怀。一个节操高尚之人,因迫于时命,沉浮世事,结果功名未遂,陷于进退两难,其愧悔可想而知。陆机少有才名,后应诏赴洛阳,在西晋混乱的政局中仕宦不得意,最终陷于王室争夺皇位的斗争,在“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老兵回乡后所面临的人亡家破的悲惨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艺术上,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行动描写,表现了老兵归来后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活泼,句式整齐,全用五言。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
-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① ,围龙 ② 。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 ③ ,龙人囚之。齐侯日:“勿杀!吾与而盟 ④ ,无入而封 ⑤ 。”弗听,杀而膊诸城上 ⑥ 。齐侯亲鼓士陵城 ⑦ ,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