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最古燕京寺 由来称悯忠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最古燕京寺 由来称悯忠

沿北京宣武区教子胡同往南,可见路东有一座赫赫森严的庙宇,山门外双狮踞峙,一派肃穆气象,这便是北京城现存最古老的佛刹之一——法源寺。现为中国佛学院所在地。
忠魂帝魄皆堪悯
法源寺原名悯忠寺。据元一统志载,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征辽失利,回师幽州蓟城,整顿兵马,为悼念阵亡将士,就想在此建寺,但未能如愿。高宗李治继位后也下诏修建,仍未实现。武则天称命后于万岁通天元年(696),才完成了建寺工程,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一度被更名为顺天寺,安禄山在寺内东南隅建塔,两年后史思明又在寺内西南隅造塔。景福初年(892),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修复寺院,并建起供奉观音的三层高阁,有了“悯忠高阁,玄天一握”之说。悯忠寺建成后几经兴废,至辽清宁三年(1057)在幽州大地震中,成了一片瓦砾,但很快得到修复。明代正统二年(1437),改名为崇福寺,建大藏经阁。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修,赐名“法源寺”。乾隆时,写了“法源真源”匾,寺名从此定下来。现在的法源寺已不是唐、辽时代风貌,而是明代几经修葺的一组建筑群,但仍是古色古香。
法源寺山门两侧是钟、鼓二楼,进山门就是雄伟的天王殿,供奉着袒胸露怀、欢天喜地的布袋和尚,他是弥勒佛的化身。韦驮护法神坐在身后,两壁有手持琵琶的持国天、持剑的增长天、拿蛇的广目天、拿伞的多闻天。四大天王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天王殿后有大雄宝殿,挂有乾隆帝四十三年(1778)御书“法源真源”匾,并御诗一首,其中两句道:“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靖康稗史载,北宋亡国之君徽、钦二帝及后妃,被金人俘虏后解递北行,路过燕京时就曾拘押于此。南宋遗臣谢枋得抗元兵败被俘,也拘押在此,他坚贞不屈,最后绝食而死。大雄宝殿后的观音阁,即悯忠台。
海棠丁香驰京都
法源寺以古老著称,以文物珍贵闻名,还以花木幽胜名扬天下。法源寺的西府海棠、丁香、牡丹、白皮松、银杏树,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人。藏经阁阶前有两株乾隆年间种植的西府海棠,龚自珍为此作调寄减字木兰花:“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落花!”乾隆时金匮(清代无锡首县)秦大樽消寒诗话云:“京师法源寺海棠最盛,……曾有诗云:‘岁唤狂朋三十度,春风欲放海棠颠。’狂态可想也。”
法源寺花事到嘉庆时仍以海棠著称。林则徐嘉庆二十一年(1816)四月初七记云:“出城后顺途拜客,并到法源寺看海棠丁香即回。”洪亮吉诗云:“法源寺近称海棠,崇效寺远繁丁香。”而到了同治、光绪以后,法源寺则已以丁香称雄都下,寺内处处植丁香,盛开时节香风馥郁,清代骚人墨客常聚于此开“丁香大会”。
法源寺在清代还有百余种牡丹,姹紫嫣红,当年山门内有宋柏、鼓楼后有唐松各一株,天王殿前,有唐槐一株,原先还有两株元代白皮松,后毁于民初驻军之手。现藏经阁前银杏树,也有几百年树龄了。当年法源寺花事之盛,还在人们的笔下、口头流传。
佛事佛法佛像
悯忠寺的建筑,有它独有的意义。在长达230米的中轴线上,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大悲堂、藏经阁等,东西两侧廊庑、庭院分列,全寺安排紧凑,纵深开阔。在悯忠台后,净业堂忽然缩小,两边廊庑向中间挤靠,使得天地变窄,空间紧缩,给人一种人世将绝之感。然而过了这一段,经狭路通大悲堂,进侧面圆洞门,却豁然开朗,像是入了福地洞天,恍然有再生之感。这种建筑艺术与悯忠寺初衷丝丝入扣,别有一种意趣。悯忠堂内有一尊大铜佛,高及屋顶,千叶莲座的每一瓣上都有佛像,中层是脸朝东、南、西、北的四方佛,最上层是毗卢佛,极庄极严。再往北的大悲坛,藏有北齐石造像、唐咸亨三年的石佛像、五代铁造像、宋代木罗汉、元代观音铜佛像、明代木雕伏虎罗汉等,还有一件精美绝伦的东吴陶魂瓶,都是奇珍异宝。藏经阁里有三大力士像,木胎干漆,是明代遗物。旅居日本的鉴真大师夹紵坐像从日本回国巡回展,也被迎坐在藏经阁一个大型座坛之上。民国初年,法源寺开过释迦牟尼佛二千九百五十年佛诞大会,展览了佛牙、贝叶经、隋朝写经、乾隆时心诚和尚刺血书写的愣严经、赵子昂金书观音普门品,还有明代恭嘉皇后、清代裕亲王所舍水陆像,另有许多珍贵文物。
情诗魂诗韵
法源寺花事盛,招来众多赏花人,诗人到此难免有唱和,留下轶闻趣事。
清代名诗人黄仲则,潦倒而洒脱,去世前在法源寺养病两三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月初二他还邀请孙星衍、洪亮吉等人到法源寺饯春,饮酒、赋诗。洪亮吉当时正在贾家胡同孙星衍家校书,常到庙中来看望他。卷施阁诗集有法源寺访黄二病因同看花七古:
长安城中一庙花,远在廛西法源寺,故人抱病居西斋,瘦影亭亭日三至。一丛两丝各称心,前年去年看至今,今年花盛病亦盛,转恐病久花难寻……

诗人龚自珍从小住在离法源寺很近的南横街,常到寺内游玩。他的叔外祖段清标(段玉裁之弟)时已年高,常到寺中找他。和尚称他们一个是猴子,一个是仙鹤。龚自珍曾重游法源寺,写诗记那段少年乐事。另有一首悯忠寺海棠花下感春而作绝句:“词流百辈花间近,此是宣南掌故花。大隐金门不归去,又来萧寺问年华。”
1915年春,湘绮老人王壬秋来京,正值丁香盛开,法源寺主持僧约请在京名流,为他在法源寺举行饯春会,参加者近百人,各赋诗词,并绘饯春图记此盛事。
1924年4月26日,新月派诗人徐志摩陪同印度诗哲泰戈尔来法源寺赏丁香,并在此作诗,到会的有老诗人陈桔叟、大学者梁任公,还有宣统老师陈宝琛等,并在丁香花下合影留念。泰戈尔和徐志摩等在花下吟唱通宵,是文坛一段佳话,更是法源寺一段韵事。梁任公还为此集宋人词句为联赠徐志摩:“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上句指徐志摩别了康桥,下句指泰戈尔在异国彻夜吟咏之雅兴。
猜你喜欢
  • 《辨惑》原文|翻译|赏析

    宋·石介1吾谓天地间必然无者有三:无神仙,无黄金术2,无佛。然此三者,举世人皆惑之

  • 《趵突泉》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地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

  • 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全诗鉴赏

    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绝巘。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君言西山

  • 晏殊《赠李阳孙》全诗鉴赏

    不忍与君别,怜君仁义人。三年官满后,依旧一家贫。

  • 古诗词擂台赛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擂台赛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校如何进行古诗词擂台赛,学校如何进行古诗词擂台赛,教学设计中古诗朗诵比赛怎么设计。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浸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从戎昔在山南日,强半春光醉里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色满园关

  • 峻毅《遇见秘色瓷》散文鉴赏

    秘色瓷出自上林越窑,这在八十年代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上世纪辛酉年深秋的一天,八百里秦川腹地上空突然乌云密集,雷电交加,一场

  • 白居易《寒食》全诗赏析

    人老何所乐,乐在归乡国。我归故园来,九度逢寒食。故园在何处,池馆东城侧。四邻梨花时,二月伊水色。岂独好风土,仍多旧亲戚。出去恣欢游,归来聊燕息。有官供禄俸,无事劳心力。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这是杜甫的一句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上一句是:“独登台”,下一句是:“转眼成空。”

    诗句的翻译是:“长年以客身处万里悲秋景,我这百年多病之人孤独登上舞台。”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身在万里之外,感伤这萧瑟 的秋天和常年客居他乡的生活,年老多 病,我独自一人登上高台。作客:

  • 《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赏析》

    【原题】: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谢祠下皆被旨也然祷后越七日始雨神所为耶其不然也审自神出不无愆期之尤有如不然神之饕上赐也多矣为诗以问之

  • 苏轼《次韵张畹》全诗鉴赏

    新落霜余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従乐寓公。半日偷闲歌啸,百年暗尽往来中。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