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守株待兔”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ei)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释义用法宋国有个耕田的人,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放下农具守着,希望再有兔子来撞死,好多得几只兔子。结果成为笑柄。后以此典形容僵死不知变通,墨守旧规; 或坐以待成,
希图不劳而获。
用典形式
【守兔】 清·顾炎武:“守兔江湄迟夜月,饮牛涧底触秋声。”
【守株】 唐·罗隐:“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清 ·王士禛:“杜家笺传太纷拿,虞赵诸贤尽守株。”
【伺兔】 清 ·吴檠:“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
【宋株】 唐 ·杜牧:“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兔守】 清·黄鷟来:“行藏犹兔守,卷帙笑萤干。”
【株守】 清 ·郑燮:“株守,最嫌吏扰,怕少官钱,惟知农友。”
【困株木】 清·王士禛:“君亦困株木,周道多蒺藜。”
【伺投兔】 宋·黄庭坚:“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兔守株】 唐·温庭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守株待兔】 清·黄遵宪:“几辈守株犹待兔,何人歧路哭亡羊?”
-
《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
《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东斋坐客饮方豪,谁报风帘雪已飘。贪听樽前歌袅袅,不闻窗外响萧萧。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古诗词有关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古诗词研究报告怎么写,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关于古诗词的研究报告,有关古典诗词中的意蕴的研究报告。关于古诗的研究报告 关于古诗词名句的调查报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怎样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它要求我们对特定对象在
-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赏析》
前人评这首诗,有的说:“从肺腑流出”,“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有的说:“一片血泪,更不辨是诗是情。”这都可以说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至于说它“屈曲赴题,清空一气,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时一格”,则是就艺术特点而言的;说它“直可
-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丛台余袨服,易水雄悲笳。自従此花开,玉肌洗尘沙。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我老念江
-
《 南陵别儿童入京 》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
-
妖狐艳史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六卷十二回。题“松竹轩编”,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松竹轩刊本过录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清抄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