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宇院记》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欧阳修2
六月之庚3,金伏火见4,往往暑虹昼明,惊雷破柱,郁云蒸雨,斜风酷热。非有清胜5,不可以消烦炎,故与诸君子有普明后园之游。春笋解箨6,夏潦涨渠7。引流穿林,命席当水8。红薇始开,影照波上。折花弄流9,衔觞对弈10。非有清吟啸歌11,不足以开欢情,故与诸君子有避暑之咏。太素最少饮12,诗独先成,坐者欣然继之。日斜酒欢,不能遍以诗写,独留名于壁而去。他日语且道之13,拂尘视壁,某人题也。因共索旧句,揭之于版14,以致一时之胜,而为后会之寻云。
1大宇院:普明寺后的园林。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有欧阳文忠公集。3庚:庚日那一天。古代记日有时独用天干。4金伏火见(xian):金星隐没,火星出现。5清胜:清静幽美之处。6箨(tuo):笋壳。包于笋外,在竹竿生长过程中陆续脱落。7潦(lao):雨后的积水。8命席当水:对着流水设置座席。9弄流:玩水。10衔觞(shang)对弈(yi):饮酒下棋。觞,酒杯。弈,围棋。11啸歌:吟咏、歌唱。12太素:作者友人。13道之:经过此处。14揭之于版:把诗稿印成书籍。
【析点】 这篇游记有个十分清晰的层次,围绕“游园”这个中心,从“游园之因”、“游园之事”、“游园之得”三个方面下笔,脉络畅通,环环相扣。先从暑热难熬引出游园之想,然后写游园的经过:欣赏清景,折花玩水,饮酒赋诗,题壁留名。由景物到人事,依次写来,有条不紊。最后写游园所得,把诗友们的即兴之作荟集刊印,以志一时之胜。景佳、事佳、情佳,极尽人生之佳趣。尤其在暑热烦炎的映衬之下,更显出此番游园之绝妙。
语言形式骈散结合,写景多用骈句,气韵生动;记事多散句,流畅自然。行文委曲婉转,一波三折,是一精致隽永的好文章。
-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
原题:送三韩李若士省亲之楚(若士尊公时提督湖广。)
-
宅小人烦闷,泥深马钝顽。街东闲处住,日午热时还。院窄难栽竹,墙高不见山。唯应方寸内,此地觅宽闲。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在品评一首诗歌的韵味时,我时常被一种下意识支配,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联想到此一诗篇之作者所独具的创作
-
【注释】 选自汉·贾谊《鸟赋》。 小智:智慧小,目光短浅,小聪明。 自私:自高自大。 达人:通达的人。指见识高超,不同于流俗的人。 大观:志向远大。 可:合适。 【赏析】 贾谊少年得志,二十多岁便升迁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何惜刀尺
-
全诗分为四段。“梁山”四句为第一段,是比兴性文字,作为发端。言夫妇之深情可以感动无情的土石。前二句言事,后二句言情。“东海”以下“大义明”以上十四句为第二段,写东海勇妇“捐躯报夫仇”。其义,可比报父仇的苏来卿。其勇,可比战胜妖精白猿公的
-
《桃花·山舍南溪小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李九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包含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花”的诗句,含有花字的诗句,带有花的古诗。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