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注释】

选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气:文章的气势。

强:勉强。

致:达到。

【赏析】

曹丕之前的文学批评,常常只有片言只语,如论语中孔子论诗,稍后,或裒辑成篇,如卫宏的毛诗序;有的限于一篇一书,如班固的离骚序、王逸的楚辞章句诸序等。曹丕的典论·论文一文,开创了广泛评论当时作家的先例,是一篇很有影响的论文。所以,曹丕的时代,被鲁迅先生称作“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典论·论文这篇文章,则是文学自觉时代中文学批评的自觉表现了。

按照曹丕的观点,文章之体包含本、末两层意思。“本”指“体气”,“末”指体裁。他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意思是:文章应以文气为主(本),文气的清浊有自己的体式、根源,不是勉强可以达到的。

曹丕论文,开始关注作家气质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他说的“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作者的气质,如“徐干时有齐气”;二是指作品风格,如“孔融体气高妙”。而本句“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中的“气”,则兼指二者,既包含作者的气质因素,也包含作品的风格样式。也就是说,在作者方面,指的是他的气质,而形诸作品,便成为作品的风格了。

曹丕之后,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才力居中,肇自血气”,并认为“学业在勤”、“素气之养”(文心雕龙·养气);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也论说到“言”与“气”的关系,但韩愈说的“气”,指的是文章的气势,文章的内在力量,并且还提出了气“不可以不养”的“养气说”。到了宋代,苏辙既承认“文者,气之所行”,又强调“气可以养而致”(上枢密韩太尉书)的观点,还进一步提出了养气的途径:一是内心加强修养;二是增强外界阅历。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或多或少都受到曹丕的影响,并且有所发展和深化。

实际上,在曹丕之前,也有论“气”之说,如孟子的“养气说”、张衡的“元气说”,等等,但都不是针对文章而言。孟子所说的“养气”,是指儒家通过修身养性,自觉自主地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修养,而张衡讲的“元气”,更是涉及哲学方面的问题了。

以气论文,始于曹丕。曹丕讲的“气”,指的是作家特有的风格表现。这种风格表现,既与作家所处时代的社会习尚、师承关系有关,也与作家的个人素质有关。曹丕在文中强调说:“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由此可以判断,曹丕所说的作家个人风格,又以素质为其主要方面。

猜你喜欢
  • 中学生《边塞类》古诗词鉴赏

    作者: 崔承枢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边塞

  • 唐宋词之《邓剡《浪淘沙》》原文、鉴赏和赏析

    邓剡《浪淘沙》邓 剡 邓 剡 疏雨洗天晴。枕簟凉生 ① 。井梧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 ② 。月淡潮平。便携酒访新亭 ③ 。不见当时王谢宅 ④ ,烟草青青。 注释 ①枕簟(di

  • 苏轼《赠王子直秀才》全诗鉴赏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 祝福越来越好的古诗词(祝越来越好的文艺句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祝福越来越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祝福事业越来越好诗词,祝福事业越来越好诗词,希望别人越来越好的诗。未来可期 人生值得2、所求皆如愿 所行化坦途 多喜乐 长安宁.3、希望以后的我们再相逢 都是站在最高处4、世界美好与你环环相扣5、长路浩

  •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砥砺教化·奋发进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处】唐杜甫《春望》。 【译注1】感伤时事,看到花开时泪水 溅到花上;怨恨离别,听到鸟叫也使我 心惊不安。感时花溅泪:这两句有人认 为是拟人写法,即花儿伤时,洒下眼

  •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注释】 ①桑茶坑:在安徽泾县境内。 【译文】 雨水洗净天地,和风拂干雨滴。花草长满岸堤,清水涨满

  • 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

    【5393】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日〕亀井卓也著,田中景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3万字,2020年1月第1版,58元)△5章:[1]5G

  • 《奔跑的脚步(外一篇)》段月红散文赏析

    我一路奔跑,脚步匆匆。心跳不止,生命不息。奔跑,不敢停留,血脉偾张,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口干咽燥,我能否坚持到最后?我想流泪。在省

  • “小学”的意思,出处,故事

    对少年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地方。据甲骨文和古书上记载,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了正式学校。那时称小学为“左学”,因设在国都内王宫南面的左首而得名。 “小学”之称源于汉代,最初并不专指学校。班固据刘歆《六艺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