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安石《题齐安壁》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安石《题齐安壁》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这是作者题在齐安壁上的一首五绝。齐安,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壁,墙壁,这里指的是驿馆的墙壁,还是村店的墙壁,诗人没有明说,对理解诗意也无甚妨碍,可以不必深究。

通首全写眼前所见春日晴明的景色。首句从高处、远处着笔:“日净”,说明天气晴好;“山如染”,说明远山清晰,仿佛是染上了青翠的颜色——而这正是由于“日净”才产生出如此视觉效果的。第二句从低处、近处着笔:“风暄”,意为风暖;“草欲薰”,意为青草即将发出芳香。两句说明人们从对风的触觉和对草的嗅觉中,都感到春意已经降临大地;而草之所以能够很快发出芳香,则是“风暄”的结果。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为此句之所本。第三句写残梅。“残”,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剩余。“雪”,指梅花,作者另一首五绝梅花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之句可证。梅树枝头只剩下几朵白色的梅花,说明冬日已去。末句写垅间青麦。“涨”,有蓬勃生长的意思。风和日暖,麦苗迅速茂密地钻出地面,放眼望去,一行行,一垅垅,就像是长长的溪上的云,说明春日已来——两句互为反衬,都是从平视的角度写所见的中景。

这首诗篇幅虽短,在艺术上却有不少可以称道的地方。“残”、“涨”等动词,使被描摹的物体呈现动态,很富形象性。前二句和末二句互为对仗,在绝句创作中较少见到,像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罕见。此篇虽不如杜诗有名,但在工稳的对仗中,能将春日郊原所见的远、中、近景形象地组合成一幅使人身临其境的画面,也绝非易事。第三句按诗律应作“平平平仄仄”,现在“数”字是仄声字,于律稍有不合。大约因为很难改换一个平声字,而且也还不属于“三平调”(律诗结尾三字都是平声字)那样的诗家大忌,所以作者便只得仍之了吧。

猜你喜欢
  • 《二月望日三七侄移庖于休休堂约四老人为送春赏析》

    【原题】:二月望日三七侄移庖于休休堂约四老人为送春之集拙者预一老之数因成八句

  • 赵惇《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赵惇东风用意施颜

  • 典故“杨修鸡肋”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引 《九州春秋》:时王(曹操) 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释

  • 白居易《留北客》全诗赏析

    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

  • 《水调歌头·盟鸥赏析》

    此词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面对如此美景,难怪“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了。这是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

  • 苏轼《灯花一首赠王十六》全诗鉴赏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悬知瑞草桥边夜,笑指灯花说老坡。

  • 同日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成立

    同日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成立 : 9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新组建了第10纵队。第10纵队由冀南军区部队组成,王宏坤兼任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孔庆德任副司令员、赵紫阳任

  • 《信南山》原文与鉴赏

    作者: 路雪彩 【本书体例】

  • 李商隐《关门柳》全诗赏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 白居易《感秋怀微之》全诗赏析

    叶下湖又波,秋风此时至。谁知濩落心,先纳萧条气。推移感流岁,漂泊思同志。昔为烟霄侣,今作泥途吏。白鸥毛羽弱,青凤文章异。各闭一笼中,岁晚同憔悴。 作品赏析烟霄:一作烟霞。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