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杨修鸡肋”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引 九州春秋:“时王(曹操) 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释义用法三国时曹操进攻刘备,兵临汉中,至阳平,刘备因险拒守,曹操欲攻不下,欲退又不忍心,于是传令以“鸡肋”作为口令,杨修揣摩出曹操的心思,知道他退兵的意思,自己便开始收拾行李。后以此典喻指无所用而又不忍舍弃之物。
用典形式
【鸡肋】 宋·苏辙:“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金·元好问:“寒乡况味真鸡肋,清镜功名属虎头。”清·丘逢甲:“一官垂老如鸡肋,百口长贫借鹤粮。”
【鸡肋弃】 清·黄景仁:“此地更无鸡肋弃,前途凭仗马蹄攒。”
【弃鸡肋】 宋·陆游:“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
【食鸡肋】 宋·苏轼:“从来自笑画蛇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一官鸡肋】 清·徐乾学:“一官鸡肋中情淡,万卷牛腰远道难。”
【鸡肋曹公忿】 唐·罗隐:“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浮利一鸡肋】 宋·苏轼:“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曹瞒说鸡肋】 宋·黄庭坚:“恐似曹瞒说鸡肋,不比东阿举肉山。”
-
《其授业也,循循善诱,至诚恳恳,殆孔子所谓诲人不倦者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
师道类名言赏析《其授业也,循循善诱,至诚恳恳,殆孔子所谓诲人不倦者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受脤新梁苑,和羹旧傅岩。援毫动星宿,垂钓取韬钤。赫奕三川至,欢呼百姓瞻。绿油貔虎拥,青纸凤凰衔。外垒曾无警,中厨亦罢监。推诚人自服,去杀令逾严。赳赳容皆饰,幡幡口尽钳。为兄怜庾翼,选婿得萧咸。郁倔咽喉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处】唐王翰《 凉州词 》。 【意思】你不要笑我喝多了酒而醉倒在战场上,因为由古至今,在外作战的人究竟有几个能够安然无事地回来呢? 凉州词的凉州是边境城市,当
-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平生高节
-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馀里。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作品赏析【注释】①粉卿:当为稼轩女侍之名。按:稼轩于庆元二
-
李梦阳《浮江》明山水诗鉴赏 李梦阳 浮江晴放舸,挂席晓须风。 日倒明波底,天平落镜中。 开窗问赤壁,捩舵失吴宫。 万古滔滔意,浔阳更向东。 “化美为媚”,是德国十八世纪文学批评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
-
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方舟析旧知,对筵旷明牧。举觞矜饮饯,指途念出宿。来晨无定端,别晷
-
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回。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屈曲闲池沼,无非手自开。青苍好竹树,亦是眼看栽。石片抬琴匣,松枝阁酒杯。此生终老处,昨日却归来。
-
三只蚂蚁 ◆ 纪伯伦 三只蚂蚁在一个躺在温暖阳光下打盹的男子的鼻尖上偶遇。它们按照各自部族的礼节彼此致意后,便停在那儿交谈起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孩学什么古诗词,内容包括哪些古诗适合小儿学习,适合小宝宝学的古诗,幼儿园学的五十首最简单的古诗。《咏鹅》 作者:(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