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江南春绝句》原文、鉴赏和解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杜牧游览江南时写的诗。全诗四句,一句一景,描绘江南无边春色,层层布景,色彩明丽,烟雨迷离,楼台隐约,确是一幅绝妙青绿山水画,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一起笔便尺幅千里,紧扣诗题“江南春”三字,展现一幅江南春的鸟瞰图。“千里”拓展出开阔的视野,为描写无边春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莺啼”传达出春天中娇莺的歌声,婉转清脆,给人以听觉的美感,“绿映红”描摹出芳草萋萋,桃红柳绿的葱茏色彩之美,“映”字示人以视觉的美感,只一句,写尽江南无边春色,让人置身画境之中。下句,以社会风俗画面描绘江南春色,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点染在广袤的江南大地,尤其是“酒旗风”三字,可谓神来之笔,这是一个近镜头:酒旗轻飏,让人从酒旗的飘动中宛然看到和煦的春风,同时酒旗的飘舞给画面增添动态之美,使江南春色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仿佛酒旗在挑逗、招诱游人,在饱览江南春色之际,别忘了饮上一杯江南的春酒。江南的秀媚富庶,通过一、二句已勾勒殆尽。
如果说一、二句重在自然和风俗画面的描摹,那么三、四句则是文化背景的描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是指建都在南京的宋、齐、梁、陈四朝,这四朝皇帝都崇尚佛教,因而大造佛寺庙观,“四百八十寺”是概数,南史·郭祖深传记载,梁朝初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可见杜牧此句数字不是信笔夸张,有史可稽。站在嫣红映绿的春色中,放眼望去,森然巍峙的寺院塔宇隐现在空濛的春雨中,朦胧而迷离。刘熙载艺概卷二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诗人状写江南春色,笔笔不离春之气象,抓住江南最富于典型特征的景物,或浓墨重绘,或轻笔淡抹,挥洒了一幅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美丽画面,示人以杏花春雨江南的美感,传达出一种意深神远的境界。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点此诗:“小李将军画山水人物,色色争妍,真好一幅江南春景图。”此诗确是一幅诗画。
-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
-
云间朱袖拂云和,知是长松挂发萝。髻重不嫌黄菊满,手香新喜绿橙搓。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只有黄鸡与白日,玲珑应识使君歌。
-
鲁迅后期论点的梳理其实,即使是在1927年以后,即鲁迅的世界观向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转化之后,他在文学问题上也发过表一些与正统马克思主
-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 ② 。曰:“使之虽病也 ③ ,任之虽重也 ④ ,君子不能为谋也 ⑤ ,士弗能死也 ⑥ ,不可,我则即言矣 ⑦ !与其邻重汪踦往 ⑧ ,皆死焉。 鲁人欲勿殇重汪踌,问于仲
-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
作者: 王勃 【原文】: 南昌故郡(1),洪都新府。星
-
云居即云居山,上有真如禅寺,为始建于唐的著名古刹,今全国重点佛寺。详见宗振《书云居寺壁》之说明。大约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前后,可公上云居山瞻礼。见其荒凉败落,僧人寥寥,不由得大为感慨。乃鼓励北京万佛堂住持诸缘洪断禅师转驻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必备常考古诗词名句推荐,内容包括有谁能总结一下高中常考古诗文名句,高中语文必修常考古诗文,高中生必背古诗词14篇。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
名言: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五藏,澡雪精神。 注释: 陶钧: 原指制造陶器的圆形转轮, 这里用作动词, 指意象的构造。疏(yue): 疏通。藏: 通“脏”。澡雪: 洗涤。 句意: 经营构造意象时要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