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歌《(马头调)连环扣》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这支小曲是描述一对情侣的深情厚意,情,是他们结好的缘由,得到情,是他们结好的目的。那么,这情究竟什么样?人们常说它比山高,比水长,美如花,甜如蜜。其比喻之多,不胜枚举。
这支小曲也是专咏这种情侣之情。它写的是一对恋人的情话,是一位女子在对情人描述他们的爱情。首先这女子用一连串通俗而新颖的比喻,描述她同情人的两好如一,难解难分。她先说自己同恋人的关系是“解不开的连环扣,蜜里调油”。连环扣的特点是,相依并存,要系同系,解则同解。这形象地说明了二人的命运已紧紧地牵系在一起,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这样亲昵的一对,其柔情蜜意自不待说,因而谈到他们的情感,女子又说,是“蜜里调油”。那种甜蜜融洽,被比喻得十分恰当。下面女子又用“挂心钩”的比喻,表明自己时时记挂着恋人,他的笑貌音容,“常在” 自己的 “心头”。这个比喻,从女子的角度,说明她心之所向,情之所系,都在自己的恋人。这样,她平日里一定是痴痴迷迷,收不住心,定不住神,以至会裁衣下错剪,绣花扎了手。因而,她也想能丢开一时半刻。可是就像“快刀割不断的连心肉”,对情人的牵恋,竟是“无尽无休”。俗语说“快刀斩乱麻”,而在情侣之间,快刀也割不断那缕缕情丝。这一比喻正道出了恋情的柔韧绵长。最后,这女子把自己同恋人的情意,做了一个总的比附:“咱二人恩情,倒比天还厚,天然配就。”以上连用五个比喻,把这种爱情描述得至深至厚,无以复加。
下面改用直言叙述的方式,再一次表明,她们的爱情一世难于了结,要来生再为鸳侣。这情意将超越时空,永无尽期。先说今生:“海誓山盟直到白头,谁肯分手。魂灵儿不离你的身左右,情意儿相投。”他们订下了百年结好的盟誓,表达了终生的誓愿。这关系着他们的一生,同时也使眼前的生活更加甜蜜。因而女子更觉魂牵梦绕,总离不开恋人的身。而且,越觉两人能说到一处,想到一处,实在是“情意相投”,如琴瑟般和谐。既是这样一味的好上加好,其蜜意柔情真是终生消受不尽。因而当他们的情感再度升华的时候,便从今生推到了来世:“愿结下来生姻缘,再成就,燕侣莺俦。”人们常用对莺、双燕、鸾凤、鸳鸯等比喻情侣。这结句再次运用比喻,道出了他们如天长地久般绵绵不尽的旷世之情。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诗句,可以称为歌咏爱情的绝唱。这首民歌十分浅俗,二者相比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别,但说起对永恒爱情的追求,二者还是有些相近。
-
秦林映陂水,雨过宛城西。留醉楚山别,阴云暮凄凄。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 蝴蝶之梦为周欤?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① 。(《庄子·齐物论》) 【注释】 ①昔者:过去
-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且见壮心
-
鄂州南楼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寺,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
-
宋词典故·潢池 【出典】 见“革潢池风俗”。 【释义】 潢池原指积水而成的池塘。汉代渤海太守龚遂称海滨饥民被迫为盗,犹如小儿在潢池里耍弄刀枪。后谓有水寇之处为潢池。 【例句】 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
-
北邻有幽竹,潜筠穿我庐。往来地已密,心乐道者居。残花回往节,轻条荫夏初。闻钟北窗起,啸傲永日馀。
-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
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
鞍坏不加罪【原典】裴行俭尝赐马及珍鞍①,令吏私驰马,马蹶(jué)②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云:“不加罪。”【注释】①裴行俭(619~6
-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