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画菊》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画菊》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注释】

①攒(cuan):簇聚。②跳脱:又作“条脱”、“挑脱”,手镯、腕钏一类的臂饰。

【评说】

本诗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曹雪芹(?—1763),清代著名文学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丰润,后迁辽阳,入满洲正白旗。祖、父辈任江宁织造六十年,为康熙亲信。雍正时,父被革职抄家,迁北京。乾隆时,又遭巨变,家境顿落。他工诗多才,中年后居家北京西郊,著红楼梦,此乃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不朽杰作。

这首画菊即出自红楼梦。在小说中,此诗题名蘅芜君(薛宝钗)所作,而实出曹雪芹之手,这是作者借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在红楼梦中,宝钗是个“冷美人”,有大家闺秀的雍容大度和传统礼教的深厚教养,不轻易流露内心情感。此首题画诗,文句优美,却缺乏感染力,只求字面功夫,而这才正合宝钗的性格。

首二句,诗中就表现了宝钗以文艺为小道的观点,她明言,诗后戏笔画菊,乃出于一时的逸兴,并非存心作画而苦苦追求,费尽心机。类似的语句在小说中远不止一次。次二联,先描写画的技巧,进而描写作画时的灵感构思,风神意态。用泼墨法使枝叶繁茂,乍看是“千点墨”,以此可更加突现花姿;花朵攒簇,用水墨晕染而成,极富生机,甚至在菊花上也表现出几痕寒霜。这一浓淡疏密变化,远近掩映,是离不开对菊花姿态的心领神会的,因而在创作时用笔灵动巧妙,画中的菊花仿佛也就活了,菊花之寒香袅袅散逸,环绕着腕上的手镯。末联极夸画艺之高超,直可以假乱真:你不要把画上的菊花当作花圃采来的真花呀,那只是粘贴在屏风上,聊以慰藉重阳的寂寞而已。

猜你喜欢
  • [商调]凉亭乐·叹世(金乌玉兔走如梭) 鉴赏、赏析和解读

    阿里西瑛 叹世 金乌玉兔走如梭 ① ,看看的老了人

  • 国学名句“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出处和解释

    【名句】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语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竭尽忠诚而有益于时世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要奖赏;违犯了法纪而又怠惰的人,即使是自己亲近的人也要处罚。说明赏不避仇,

  • 杜牧《送刘三复郎中赴阙》全诗赏析

    横溪辞寂寞,金马去追游。好是鸳鸯侣,正逢霄汉秋。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微笑知今是,因风谢钓舟。

  • 白居易《寄题上强山精舍寺》全诗赏析

    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惟有上强精舍寺,最堪游处未曾游。

  • 古代诗歌之杜牧《遣怀》全译、翻译和译文

    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1 。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 。 【注释】 1.落魄:失意无聊,在此飘泊之意。作者早年在洪州、宣州、扬州等地作幕僚,一直不得志,故云落魄。落

  • 唐宋词之《李清照《醉花阴》》原文、鉴赏和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① 。瑞脑销金兽 ② 。佳节又重阳 ③ ,玉枕纱厨 ④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 ⑤ 。有暗香盈袖 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⑦ ,人比黄花瘦 ⑧

  • 王维《淇上田园即事》全诗赏析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 欧阳修《汉宫》全诗鉴赏

    桂馆神君去,甘泉辇道平。翠华飞盖下,豹尾属车迎。晓露寒浮掌,光风细转旌。廊回偏费步,佩远尚闻声。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金波夜夜意,偏照影娥清。

  • 诵读古诗词课件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诵读古诗词课件,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朗诵ppt,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朗读ppt,怎样读《唐诗三百首》.ppt。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

  • 圆宝盒

    作者: 吕家乡 我幻想在哪儿(天河里?) 捞到了一只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