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典小说《冯婉贞 》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典小说《冯婉贞 》全文和鉴赏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 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寨中人倦伏不少动。既而敌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 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晚清人徐珂,字仲可,浙江杭州人,清末南社诗人。在前人宋稗类钞的启示下,他注意收集清代朝野佚闻,采掇数百种清人笔记及报刊中有关资料,分类加以整理,辑成内容丰富、广泛、检索颇为方便的笔记集清稗类钞,约三百余万字。是书起于清顺治,终至宣统退位,计二百六十八年事,分别以时令、气候、地理、外交、会党、战争等九十二类予以详述,共一万三千五百余条。该书学术价值很高,为研究清史和清代文学者案头必备之书。
冯婉贞一文,选自清稗类钞·战事类,原题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1840年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抵御来犯英敌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帝国主义列强紧步英帝后尘,纷纷入侵中国,清廷节节败退,列强趁机蜂拥而至,疯狂掠夺、无情盘剥亿万中国人民,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858年,英法制造事端,借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出逃热河,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侵略者所过之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洗劫圆明园,并将其付之一炬。清朝的投降卖国,强盗的疯狂掠夺烧杀,激起人民无比的愤怒,他们不待官府组织,纷纷自发行动起来,组成民间队伍,保家卫国,狠狠打击侵略者。北京西郊谢庄人民揭竿而起,在冯三保及其女冯婉贞指挥下,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终于克敌制胜,打退了英国侵略军,保卫了家乡。
这篇小说以时间为序,记述了谢庄人民抗击侵略者的经过,热情歌颂了不畏强暴,敢于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精神。小说的重点人物是冯婉贞。当强敌压境,形势危急时,冯三保带领婉贞及团练兵丁,从容待敌,俟其临近,倏然而发,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势,结果敌死如枕藉,第一次进攻很快被打退了。谢庄人民及民军都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冯三保的女儿冯婉贞,此时却很冷静,她预料敌人必有炮火开道进攻,战事蕴育着危险。冯婉贞趋至父前,见其父三保正“自喜”,显然他正陶醉在刚刚取得的胜利之中,未来的危机,他还不曾料到,为了给人们过热的情绪泼点冷水,以利其猛醒,“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冯婉贞虽为女子,却颇具战略眼光,众多人中,她是唯一能预见战事进程的人,所以作者专用一“独”字,鲜明生动地刻划出冯婉贞具有出类拔萃的胆识。细加品味,“独”字真是用得精妙传神。冯婉贞的劝告,如一瓢凉水,猛然直击其父,此时冯三保过热的头脑似乎清醒了些,感到女儿言之有理,于是屈尊向女儿问计,冯婉贞答曰:“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其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就当时战场敌我形势而言,这确是克敌制胜的良策,无奈冯三保见不及此,良策不果行。但冯婉贞洞若观火,把眼前战事前途看得一清二楚,她感到如不采取非常措施,“吾村亡无日矣”。她当机立断,发誓“吾必尽吾力拯吾村”,而后婉贞召集谢庄少年精于武艺者,以危言“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动其心,果然众人感奋,皆欲从婉贞与敌拼杀。冯婉贞不仅打仗上富于洞察力,还善于鼓动。她“率诸少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为克敌制胜,冯婉贞考虑得非常周密。从这身装束看,勇士们决计与敌拚杀到底,虽未及厮杀,英雄气概已可从字里行间中窥见。冯婉贞料敌如神,“敌兵果舁炮至,有五、六百人”,冯婉贞“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忧,以枪上刺刀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这段文字,把勇士们英勇奋击之状,敌人仓惶应战之态,以及勇士们武艺的高超,置敌于死地的凛然气概,描摹得维妙维肖,读来令人心动。激战中的婉贞,不愧为女中豪杰,她“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勇士们凌厉的攻势,使敌人招架不住溃败下来,婉贞很机敏,当即察觉敌人的用意,于是奋力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众遵其言,“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纷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战争结束,“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正是冯婉贞的超人见识和英雄之举,谢庄方得免于祸事。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字斟句酌,环环紧扣主题。文章一开头就交代冯婉贞“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为后文抗击侵略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胜侵略军后,众皆欢喜,独婉贞“戚然”,又把冯婉贞出众之处逐渐点露出来。再者,众喜之中的“独戚然”,对比鲜明,人物形象烘托高大,可说是本篇中最能表现主题的语句。第三,冯婉贞不顾其父反对,组织谢庄青年迎击敌人,指挥若定,杀敌勇猛,终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赢得最后的胜利,充分表现出她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小说把人物放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描写冯婉贞,尤其注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在作者笔下,冯婉贞是个生活中的人,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冯三保是陪衬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却写得很有分寸。他是一位抗敌领袖,勇有余而智不足,对冯婉贞正确主张并非出于忠言不纳,而是识不及此使然。
猜你喜欢
  • 古诗词中截取的三字网名(高分找点唯美古诗里截取的名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截取的三字网名,内容包括从诗词中截取的三字网名,从古诗词里提取的网名,从诗词中截取的三字网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岳飞《满江红》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满江红》·岳飞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

  • 宋词典故“千里青青草”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千里青青草”是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词语。意为远处的青青草地。这句词言情深意切,形容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它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在词中,青青草地遥遥相望,象征着词人与故乡的距离,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一句词语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通过大自然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故乡的美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古籍名著《景岳全书》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景岳全书》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综合性著作。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有较详辑要;清《八千卷楼书目》、《壬子文澜阁所存书目》等载有其著录。现存版本主要

  • 山水名胜诗之《梦笔生花二首》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清)项黻 石骨棱棱气象殊①,虬松织翠锦云铺。 天然一管生花笔, 写遍奇峰入画图。 如椽大笔说词曹②,架得铜龙此更高③。 天外忽飞仙掌峭④,仗他腕力试苍毫⑤。 【题解】 梦笔生花又名笔峰、笔花峰,黄山

  • 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全诗赏析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处】唐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其一 》。 【意思1】守边军士何必用羌笛吹奏幽怨的 《折杨柳》 曲,来埋怨这里的荒凉和没有青青的杨柳呢,须知,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

  • 赵长卿《探春令赏梅十首(其二、其四)》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探春令赏梅十首(其二、其四)》咏梅花诗鉴赏

  • 欧阳修《送焦千之秀才》全诗鉴赏

    焦生独立士,势利不可恐。谁言一身穷,自待九鼎重。有能揭之行,可谓仁者勇。吕侯相家子,德义胜华宠。焦生得其随,道合若胶巩。始生及吾门,徐子喜惊踊。曰此难致宝,一失何由踵。自吾得二生,粲粲获双珙。奈何夺其

  • 苏轼《五色雀》全诗鉴赏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举杯得一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