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筷子神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筷子神

筷子,是中国人饮食的主要餐具,外国人称其为“神奇的筷子”。我国古代有称其为“箸”,然而,客家人则呼之为“吃灶”,这个词的由来和定义,目前史籍尚无处可考查,还有待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考证。
把筷子当成“神”,是客家人信仰习俗的一部分,恐怕也是汉族中绝无仅有的一种传统文化的遗留。“筷子神”主要是客家妇女所崇拜的一种神灵,首先,她们认为“筷子神”可以使她们有饭吃、有菜配,其次,她们认为“筷子神”能够未卜先知,特别是孕妇生男还是生女,求它是非常灵验的。所以,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月挂中天时,已婚妇女或孕妇,就会成群结队地带上帮手,乞求筷子神的庇佑,预卜所怀的胎儿是男还是女。具体的做法是:准备六根筷子,自己拿三根,请帮手也拿三根(帮手一般是老婆婆或者是小孩子),在月光下每人将筷子用手握住,每手一根,另一根横握在两手之间,形成“⊨”状,然后俩人将筷子对顶起来,形成“⊨╡”状。求神者心里念念有词,例如请问身怀之胎是男还是女?婚后第一胎是男还是女?问毕,少许时间对顶着的筷子就会发生变化,筷子神还能知过去之事,即原来生了几胎,是男是女都可以“问”出来。这种占卜方法简单,故时至今日,仍在一些偏僻山村流传,这里面有多少科学性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它纯是一种邪教、邪术。
由于人们对“筷子神”的崇拜,也就产生了许多在使用筷子时的忌讳。例如:人们若把筷子放在桌台上,不慎失落于地,便认为这是不吉利的现象。于是这一天不宜出门,做任何事情都要非常小心,并且要立即把失落于地的筷子换掉,才能消灾免难。
把筷子放在碗器上,客家人称之为“封碗”。主人“封碗”表示对客人不欢迎,没有留饭的意思;客人“封碗”表示吃不饱,对主人的招待不满意,并有“讨饭吃”之意。
不许把筷子交叉地摆在一起,据说这是筷子在打架,筷子打架也就预示着人要吵架或者打架。更加荒唐的是,若是孕妇使用了长短筷子,生下来的孩子都会变成长短脚。除此之外。不许把筷子插在饭碗或菜碗之中,这和大多地区一样,称之为“供筷”。
从对“筷子神”的崇拜,到因筷子而产生的种种忌讳,令人仿佛见到了先民们的纯朴,也看到了他们的愚昧。
猜你喜欢
  • 苏轼《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全诗鉴赏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归田虽贱

  •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

    李清照词二首(一)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 《雕刻之道》名言名句解读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注释】 厌:满足。御事:治事,

  • 《如梦令》李清照词翻译鉴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

  • 《金桥感事赏析》

    这是一篇政治抒情诗 。《唐诗鼓吹评注》谓 :此诗“指孙揆败于沙陀之事”。沙陀,以族名代称藩镇李克用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李克用占据邢 、洛、 磁三州。昭宗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采用了宰相张浚等人发兵讨李的主张。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

  • 苏轼《问渊明》全诗鉴赏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立善求我

  • 名诗《再别康桥》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

  • 明·屈大均《白菊》咏白菊花借物以寓性情诗作

    屈大均诗集中颇多咏物之作,大都“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者,非沾沾焉咏一物”(沈祥龙《论词随笔》)。

  • 欧阳修《倦征》全诗鉴赏

    沈约伤春思,嵇含倦久游。帆归黄鹤浦,人滞白苹洲。乳燕差池远,江禽格磔福物华真可玩,黑鬓恐逢秋。

  • 《诗经》之《甫田》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原文〕 无田甫田, 维莠骄骄。 (鲁骄作乔。) 无思远人, 劳心忉忉。 (田、人,真部。骄、忉,宵部。) 无田甫田, 维莠桀桀。 无思远人, 劳心怛怛。 (田、人,真部,桀、怛,月部。) 婉兮娈兮,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