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
【名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非生知安行之圣人①,未有无所畏而能成其德者也。
【译文】从天子以至于庶人,没有无任何畏惧而不灭亡的。天子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当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级,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罚,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放肆,就能成就道德;无畏则随心所欲,就会招致祸殃。非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没有无所畏惧而能成就道德的。
注释
【注释】①生知安行之圣人:中庸第二十章:“或生而知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简称“生知安行”。
-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作品赏析岂:一作初、欲----------------------------------------
-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名言: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注释: 披文: 指分析作品。 句意: 作者是由于情感的触动而写作的, 读者通过分析作品就能把握作者的感情, 这就好象沿着水波追寻水源一
-
洪炎的《山中闻杜鹃》是一首杰出的宋代诗歌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注释: 洪炎:诗人的名字。 《山中闻杜鹃》:诗的题目,表明了诗人所听到的声音来源。 杜鹃:一种山鸟,以其美妙的歌声而闻名。 山中:指在山脉中的某处。 翻译: 我在山中听到了杜鹃鸟的歌声, 它悠扬的音调渗透到整个山谷。 这美妙的声音引发了我对它的思考, 它似乎是山中忧郁的精灵。 鉴赏: 《山中闻杜鹃》这首诗
-
(节自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上行出中渭桥 ① ,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 ② 。释之治问 ③ ,曰: “县人来,闻跸 ④ ,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
-
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盖尝従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
-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作品赏析【鹤注】此广德二年冬在幕府时作。垂老戎衣窄①,归休寒色深②。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③。
-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希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
《菊花·贺新郎菊》咏菊花诗鉴赏 黄升莫恨黄花
-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今晨非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