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注释: 郭隗(wei): 燕国贤士。帝者: 想成帝业的人。处: 相处。诎指: 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诎通“屈”, 指通“旨”。事: 侍奉。北面: 面向北。古时候师坐北而面南。百己者: 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嘿: 通“默”。什: 同“十”。冯几: 靠着搁几。眄(mian) 视指使: 斜着眼睛示意, 用手指头指使人。恣睢奋击: 瞪眼睛, 拔拳头。呴(xu) 籍: 喘着气顿脚。叱咄: 大声斥责。徒隶: 此指唯命是从的奴才。服道: 行王道。
句意: 郭隗先生回答说:“想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老师而与他相处, 想成王业的人以贤者为朋友而与他相处, 想成霸业的人以贤者为大臣而与他相处, 亡国之君把贤者视作奴仆而与他相处。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侍奉贤者,面向北, 恭恭敬敬地拜贤者为师, 接受他的教诲, 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来; 行动在贤者前, 休息在贤者后, 最先向贤者虚心请教, 最后才住口停问, 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来; 别人怎么干, 自己也怎么干, 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来; 靠着搁几, 拄着手仗, 斜着眼睛示意, 指手划脚指挥人, 那么供人使唤的仆人就会来; 如果瞪眼睛, 拔拳头, 暴跳如雷地大声斥责人, 那么唯命是从的奴隶就会来。这是古代行王道得人才的方法啊。
战国策·燕策·燕召王收破燕后即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里面有力量,内容包括有力量的诗句,形容力量的诗句,描写最有力量的诗句,要一句最有力量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最适合青少年抒发豪情,宣扬壮志。这两句诗一朗诵,顿时豪情冲天,壮志凌
-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每年夏天有三个月的雨季,大约在五月至八月之间。在这段时间内,出家僧尼定点安居,禁止外出,佛教中称为雨安居、夏安居,也有称作坐夏、坐腊、一夏九旬、九旬禁足、结制等。 安居制度最早源于
-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作品赏析【鹤注】当在渝忠时作。《通典》:唐左右仆射,本副尚书令,自尚书令废,仆射为宰相。开元元年改
-
【名句】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自知也 语出清代陈确《瞽言·近言集》。君子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说明有自知之明对于人是一个很重要的修养。
-
抗洪中的两岸风光一江之水滋润着两岸的风情。尽管两岸风光被洪水洗礼,但依然在这个季节里彰显着她的柔美和大气。此岸新堆起的大坝护住了南
-
春天的世界是明朗的,妩媚的,芳香的,这样的好天气,若不让藏匿一冬的灵魂飞出沉重的躯壳,外出游荡一会儿,自觉愧对长久的潜伏。心灵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南风之薰①兮,可以解吾民之愠 ② 兮。 南风之时 ③ 兮, 可以吾民之财 ④ 兮。 [注释] ①薰: 芬芳。 ②愠: 恼怒。 ③时: 及时。 ④: 增大。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上古太和气象的诗歌,传
-
此诗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不然。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
-
雷峰塔下——寄到碧落庐隐作者简介庐隐(1898~1934),福建闽侯人。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时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