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御街行·松门石路秋风扫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御街行·松门石路秋风扫赏析》

  词的上片写词人到妻子墓地祭扫悼亡时的见闻和感伤情绪。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开头两句,写墓地的环境:苍松两排,挺立如门,青石铺路,平平展展,秋风吹扫,不染飞尘。洁静、清幽,犹如冷寂的仙境。这既写出了墓地的特点,又点出了死者在词人心目中所占的位置。正是由于这位置的重要和非同一般,词人才把她的安息地描绘得如此幽静和庄严肃穆,显示了词人对死者的崇敬与哀伤。

  “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这两句写词人在墓地的情绪和心态。面对墓丘,睹物思人,极度悲苦,过份痛伤,使词人的情绪进入了似梦非梦,似幻非幻的状态。他好像又和妻子双手相牵,告别了那烟雾迷蒙,萝蔓丛生的墓地,在清澈的泉水边去映照红润粉嫩的面庞。这里所写的情状,均是生前生活的写照。两人的感情是那样浓郁、真挚、深厚,依依难舍,如胶似漆。正因为生前有如此之深情,悼亡时才会出现如此之幻觉。看似浪漫,实则真实,读来十分感人。

  “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写乐声惊醒幻梦之后的感情。前边两个分句是倒装的。“双携纤手”两句,写的本是幻觉。幻觉中出现男女团聚愉悦的景况,实在是“正须陶写”的。“陶写”即陶冶性情,排除忧闷。“写”者“泄”也。在幻觉中,词人的痛苦和忧闷正要得到排除和发泄,突然之间,远处传来了笙、箫、笛等“歌管”演奏的声音,这声音使词人如梦方醒,从幻境回到了现实。于是,重又堕入了痛苦和忧闷的深渊之中。上片全写在东山墓地悼亡时所见所感,心潮起伏变化,达情委婉曲折,蕴涵丰厚,耐人寻味。

  下片写东山周围的景物,进一步抒发失去妻子之后无法忘怀的忧苦。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东山的山岩、峰峦慢慢地暝色四合,云雾聚集,夜幕悄悄地就要到来了。很自然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悼亡者就要离开东山,突然之间,一阵痛苦再次袭上心头,他清醒地懂得,这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悲痛,皆因失去“千金笑”所致。

  外景外物,对悼亡者都有尖锐的刺激,揉搓着他敏感的神经,再不知“更逢何物可忘忧”了。此时抬头四望,映入眼帘的是茫茫无际、肥嫩丰茂、绿遍江南的芳草。芳草赏心悦目,芳草陶情娱人;芳草是春的使者,美的象征。面对多姿多情的芳草,词人只能“为谢”。“谢”为“辞谢”之谢。“为谢江南芳草”,是因为美好景物非但不能解除或减轻胸中的恨和忧,往往反而加重它的份量。这与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极为相似,不过手法更为曲折隐晦罢了。

  “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最后三句,点破题目,落到了“别东山”上。“断桥”、“孤驿”、“冷云”、“黄叶”,都是东山墓地周围的景物,何其寂寞,何其孤冷,何其颓败,何其萧瑟。这固然是对景物的客观描绘,更多的则是词人的主观感受。即将离开坟场,最后这一眼,叫人目不忍睹了。“相见长安道”既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又是对亡灵进行安慰。

猜你喜欢
  • 白居易《春暮寄元九》全诗赏析

    梨花结成实,燕卵花为雏。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时时一相见,此意未全除。

  • 《望月怀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望月怀远[1]张九龄【原文】海上生[2]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3],竟夕[4]起相思。灭烛怜光满[5],披衣觉露滋[6]。不堪盈手[7]赠,还

  • 《经略焕章先生宠赐千叶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赏析》

    【原题】:经略焕章先生宠赐千叶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故教密叶拥千层昔人所未经道真绝唱也褒不揆辄拾余意申呈仰焉规削

  • 百喻经全集《病人食雉肉喻》译文赏析

    病人食雉肉喻 【原文】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1],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2]得一雉[3],食之已尽

  • 诗经《生民之什》译文与赏析

    生民之什生民之什 生民之什,包括生民、行苇、既醉、凫鹥(yī)、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10篇。生该杂编可以看作是“文王之

  • 陇南渭河流域石窟群

    在甘肃境内的渭河流域循丝绸古道分布有许多石窟,有天水麦积山、仙人崖,甘谷大象山、华盖寺,武山的木梯寺、水帘洞、禅殿寺石窟,西和的法镜寺石窟和八峰崖石窟等,其中以麦积山石窟规模最为宏大。 (1) 武山石

  • 典故“髀里肉生”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 《九州春秋》:备 (刘备) 住荆州数年,尝于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bi,大腿) 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 今不

  • 四下沪教版语文书第一首古诗词(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共12首我是在上海的小学里读书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下沪教版语文书第一首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共12首)(我是在上海的小学里读书的,,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古诗(共12首)(我是在上海的小学里读书,四年级下册第一首古诗是什么。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

  • 白居易《长恨歌》长文解读

    长恨歌白居易白居易的《长恨歌》具有极丰富的内涵与令人击节赞叹的诗歌艺术表现魅力,然而历代的读者在解读这首诗时,不仅对诗歌的主题存在不

  • 苏轼《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全诗鉴赏

    夜入磻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至人旧隐白云合,神物已化遗踪蜿。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