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本题作咏绣障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诗,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
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待放,娇美异常──这是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首句以静态写物,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那看到花开娇美,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和动作的轻灵优美,如一幅自然的画卷都从“争”字中隐隐透出。“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这一句虽然用意只在写人,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一边摆着笔架,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花蕊”),早已布置好绣床。和动作的轻灵优美,如一幅自然的画卷。
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末句从对面写出,让乱真的事实说话,不言女红之工巧,而工巧自见。而且还因黄莺入画,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从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绣成”,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都省去了,像“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罗隐绣)那样正面描写绣活进行时飞针走线情况的诗句,在这首诗中是找不到的。
胡令能诗风清丽,富有情趣,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堪称唐诗园囿中奇香扑鼻的山花野草。这首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就有这样的特点。此诗头两句是现场目击,后两句是合理想象,既有情趣,又有意趣。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明丽如画。这样的诗,现代人解读毫不费力,且清新可爱,足见其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沈德潜在论及题画诗时说:“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说诗晬语卷下)“不粘”在绣工本身,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是以映衬取胜,也许这就是这首诗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很偏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比较偏僻的古诗词,求几首非常偏僻的古诗,比较偏僻的古诗词。孙平仲《观舞》 齐己《中秋月》 柳宗元《为李京兆祭杨凝郎中文》 元好问《论诗绝句》 《观舞》 宴馆簇金丝,绣茵呈舞旋,云鬟应节低,莲步随
-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梅兰”类的诗句。 诗人仔细观赏寒梅,发现面阳者迎风怒放,面阴者含苞蕴寒。一枝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全册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测试理解默写,七年级上古诗默写,快,不用附答案。七上古诗词默写1.乱花渐欲迷人眼, 。2. ,江春入旧年。3.老骥伏枥, 。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
-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节选自《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清高鹗续作。清涂瀛《红楼梦论赞·林黛玉赞》:“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舅母,并不得
-
《观堂集林》 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近代著名学者,曾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精于古器物、封泥、汉简、甲骨文和金文,侧重于研究殷周汉魏古史,1919年后致力于敦煌所出唐写
-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
庆东原·奇遇 无名氏 参旗动。斗柄挪。 为多情揽下风流祸。 眉攒翠蛾。裙拖绛罗。袜冷凌波。 耽惊怕万千般。得受用些儿个。
-
作者: 曹增渝
-
乐府闻桃叶,人前道得无。劝君书小字,慎莫唤官奴。
-
《德行之于人大矣,然其实则皆人性所固有,人道所当为;以其得之于心,故谓之德,以其行之
《德行之于人大矣,然其实则皆人性所固有,人道所当为;以其得之于心,故谓之德,以其行之于身,故谓之行,非固有所作为增益,而欲为观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