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移情杨花,赋予它人性,借花之飘零写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哀。
上阕写自己飘零四海,无处寄身的亡国之叹,“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起笔写东风无力,失去当时活力,哀情流露。“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杨花此时本是柔情万种的,然而作者眼中看到却终须飘零。对比的反差反映了作者眼中皆悲色,反映出心境的悲凉。“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词人借杨花之口回忆起当年“临官道”的无忧生活。然而这种都城之内的逸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家就灭亡了,触景生情,以欢喜之物衬托出内心的无限悲伤。又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无根的蓬团,然而依然盼望“扇底相逢,钗头微缀”,对偶的修辞突出了作者它希望能重回都城,重温那轻歌曼舞的快乐时光,此时作者又笔锋一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这几句写杨柳万千枝条能够遮蔽亭台驿站,却不能隔断滔滔江水。表达了词人的思归之情正似这滔滔江水,不可遏止。
下阕写词人浪迹萍踪、前途灰暗的感叹。“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词人巧妙的利用借杨花之口说明自己曾在扬州客居,“等行人岁岁”则用叠字突出了作者寄居时间之长和内心忧伤,盼望着春风将它带回京城。“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作者将细雨、柳絮、杨花三种意向结合在一起,衬托内心的失望和对故土的想念,“点点抟作、雪绵松润”,将生命比作雪球,将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词人的哀怨和悲痛。整句词写得十分悲哀,词人将亡国之痛、羁旅之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对前途的绝望,借杨花的遭遇娓娓道出,哀怨缠绵,十分感伤。
该词深婉含蓄,运用象征手法,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
-
弦清拨剌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赖是心无惆怅事,不然争奈子弦声。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李商隐《登乐游原》中的名句。夕阳的美丽,映照在大地上,充满了无限的魅力。然而,它也暗示着黄昏的临近,时间的流逝。这句诗启示我们珍惜每一刻,倘若把握不住时光,将来只有遗憾。
-
【注释】:此词是市井之辈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但并未直接描述旅途的劳顿,而是表达痛苦的离情别绪。在某种意上,这种离别之苦比起劳碌奔波是更难于忍受的,当初与家人离别时的难忘情景至今犹令主人公感到伤魂动魄。“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是与家人不忍分
-
【生卒】:1912—【介绍】: 日本战后派文学*作家。生于东京潮泉寺寺院。父亲是潮泉寺住持。高中时,几乎不去上课,每天在图书馆看书,常
-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
作者: 张俊山
-
【名句】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语出《庄子·知北游》。臭腐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神奇的东西,神奇的也能再变成臭腐的。说明固定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后以“化腐朽为神奇”指写作时赋予旧典以新意。
-
【4814】向和平宣战:外交的终结和美国影响力的衰落(上、下)(〔美〕罗南·法罗著,李茸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9 5万字,2019年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 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 ① ,傅说为列 星 ② 。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 寓于寻常
-
游离堆旅游本是消闲的事,集体旅游尤其是被别人“接待”时,却往往弄得比平时更忙,前两次游都江堰的情形便是如此。匆匆地瞻仰了二王的庙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