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癸巳除夕偶成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癸巳除夕偶成赏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诗人此时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诗人与家人团聚,本可以过愉快的除夕,但诗人却忧虑重重,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上句的“悄立”二字,写诗人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多时”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诗人感到星移斗转,岁月如桥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途潦倒,贫病交加,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这样写,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诗人的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更加强烈,也更有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

猜你喜欢
  • 韦应物《马明生遇神女歌》全诗赏析

    学仙贵功亦贵精,神女变化感马生。石壁千寻启双检,中有玉堂铺玉簦立之一隅不与言,玉体安隐三日眠。马生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安期先生来起居,请示金铛玉佩天皇书。神女呵责不合见,仙子谢过手足战。大瓜

  • 资源委员会的建立

    国民政府除设立全国经济委员会外,还设立了资源委员会。 资源委员会系国民政府为调查控制全国国防资源及基本工业建设事业的管理机构,其前身是蒋介石自任委员长的国防设计委员会。 1932年3月蒋介石就任南京国

  •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蝶恋花 【宋】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 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露重烟轻, 不见来时伴

  • 有什么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中秋节古诗词100首)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什么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中秋节古诗词100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什么,关于中秋的古诗词。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

  •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全诗鉴赏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 古诗文《感愤》原文|注释|赏析

    [清] 秋 瑾 莽莽神州叹陆沉 ② ,救时无计愧偷生, 搏沙有愿兴亡楚 ③ ,博浪无椎击暴秦 ④ 。 国破方知人种贱 ⑤ ,义高不碍客囊贫。 经营恨未酬同志 ⑥ ,把剑悲歌涕泪横。 〔注释〕 ①本篇选

  • 人人自得尊师、敬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人自得尊师、敬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一年级背古诗词(一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年级背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一年级古诗大全70首,一年级小学生必背的古诗。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 《长干行(其一)·唐·李白》原文与赏析

    唐·李白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

  • 《落花‌赏析》

    这首诗绝非一般的春日落花感伤之作。表面看,从开首的春日落花,长门情伤,到“玉阑烟冷空千树”的冷寂索寞,最后紧扣“且留春色”,似为伤春惜春之作,但逐句细细品来却别有深意。从公元1260年到1275年,郝经使宋,被扣真州(今江苏仪征)十六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时时不忘北归事主,一展抱负。“元人高其节,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