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赏析》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
王维的《田园乐 萋萋芳草春绿》是一首描述春天田园景色的诗。诗中描绘了春天中的绿色草地和芳香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和喜悦的感觉。这首诗展示了王维高超的描写力和景物交融的能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流畅的语言,王维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体验。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我们能深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优雅和对自然的热爱。
-
《真灵位业图》: 玉清三元宫。上第一中位: 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 第四中位左位第四: 元始天王 (西王母之师)。 《隋书·经籍志》 四: 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
-
作者: 樊洛平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 【译注】剑门关高陡、险峻。两 边是悬崖峭壁和万丈深渊。险要的地段,只要有一个人守卫关门,就是 一万个人也休想攻开。诗人用 峥嵘、
-
【4632】草木闲心岁月长:谈修养(朱光潜著,中信出版社,13 2万字,2019年4月第1版,58元)△22题:①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
乡村七月的最后一天,我越过俄罗斯一千俄里土地,陶醉于一个优美的乡村。绵延的蓝色浸透了整片天空,一朵朵白云点缀在上面,一边飘浮一边散
-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处】唐岑参《 滁州西涧 》 【意思】傍晚时分,春潮夹带着春雨,春雨助长着春潮,流得更急了。偏僻的渡口上,没有人迹,一叶孤舟,任凭风吹雨打,独自横在那里。写山
-
国学名句“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出处和解释
【名句】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 语出清代归庄《赠小儿医王君序》。一百抱粗的大树,是从刚刚破土的幼芽开始长起的;万里远的路途,是从最初的一步开始走起的。比喻人和一切事物都是从小到大,从弱
-
界限我是在夜里到达这个地方的。黑暗中,凭气味我知道自己是到了一个草原小镇。这种气味是马匹和街道上黄土的气味。白天,马匹们在阳光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