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二十六赏析》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六首。看诗意应该作于应诏前不久,四十来岁,或许已有些许的白发染鬓,从而感慨万千。此诗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才高道洁,并希望举荐给皇上。
此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写荷之美,综以“艳”、“鲜”;分以“花”、“叶”、“色”、“香”;陪以“朝日”、“绿水”、“青烟”。写荷之不遇,曰“空”、曰“凋”。“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中“冒”与“罗”用字极其到位,冒尖而踊跃,收罗而无遗。“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华池,芳华之池。末二句表达了积极用世的意愿。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
原意是指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预示又一个春天来临了。此语是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的名句。 该句原本为“春风自绿江南岸”。在最早的宋版《王文公文集》中,就是这样写的。清代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处】唐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意思】接近黄昏时分仍然望不见友人,诗人心中不由生出淡淡的哀 愁,然而转望四周,清秋时节秀丽的山光又使诗人逸兴稍起。诗句描写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名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出处】唐李白《将进酒》 【译注】快快,去杀羊宰牛喝他个痛快,先满饮三百杯释我心怀!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
-
古典文学作品《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夫人,长老上云, 〔2〕 今日送张生赴京,就十里长亭 〔3〕 ,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 〔4〕 )(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
-
本诗的纸鸢和《逍遥游》中的斥鴳都显得自大无知,但本诗中“笑杀鹏抟”的纸鸢,暂时高飞却嘲笑未能远飞的大鹏,这是一旦得势便嘲笑有志难伸之人的小人行径,而庄子《逍遥游》中斥鴳不知自己也有所待,见识短浅。诗的第三、四句所写并非“风筝挣脱线绳飞天而去”,而是乘线凭风高飞的场景。
-
载阳堂意外缘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书局石印本《载阳堂意外缘》扉页书影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书局石印本《载阳堂意外缘》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卷十八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周
-
白发长嫌岁月侵,病眸兼怕酒杯深。南屏老宿闲相过,东阁郎君懒重寻。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道林。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白足赤髭
-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
近几年来,所谓“杂文”的产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着攻击。例如自称“诗人”邵洵美,前“第三种人”施蛰存和杜衡即苏汶,还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学生林希隽之流,就都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给了种种罪状的。然而没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坟山上说好话歇后语,内容包括坟场上说相声说歇后语,坟山上拉二胡歇后语,坟场上说相声的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