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山中等候友人到来而友人仍不至时的情景。前六句展示了山寺一带黄昏时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动的意象,渲染环境气氛。随着景致的流动,时间在暗中转换,环境越来越清幽。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字再点出一个“候”字。“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
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使人如见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如在读者眼前。
扎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有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透过这些诗句,可想而知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
一年级孩子应掌握哪些古诗词(小学一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年级孩子应掌握哪些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一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的古诗,一年级所学过的古诗。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典源出处 《太平御览》卷四二三引 《东观汉记》 曰:冯异字公孙,为人谦退,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每止顿,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列传》亦载。 释义用法 冯异辅佐东汉
-
【原题】:二月初八日左丞相吴坚右□□□□□枢密使谢堂参政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毛笔古诗词书法行书字帖,内容包括求几首适合毛笔行书书法的诗词急急@急,怎样学写毛笔行书,或者怎么练最完整的古代毛笔行书字帖是什么,我想练行书,选什么字帖好我说的是毛笔的。诗词实在是太多了 都可以用行书写的 只看自己爱好选择诗词罢了
-
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
《周南》之诗,其志美,其道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周南》之诗,其志美,其道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
-
陆 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 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 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 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 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 哦诗长作寒螀鸣? 兴来买尽市桥
-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咏物诗。 四句诗分写紫藤的四个方面。首句写它攀缠树木,枝条倒挂;次句写它在融融春光中开花、引蔓,欣欣向荣;第三句诉之于听觉,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