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赏心亭赏析》
该诗前两联,描述登赏心亭所见,侧重在写景建康是东昊、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旧都,遍地古迹名胜,城郭北濒大江,滚滚波涛,东流入海无论从历史地位还是从地理形势角度看,都非同寻常。故诗的首联,作者从宏观着眼下笔,抓住了这座名城的历史和地理特征。“此空存”,一个空”字,多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是同一境界。“城压沧波”,一个压”字,写出了江城的险峻。前一句是从时间上来写,后一句是从空间上来写。
颔联紧承第二句,继续从空间范围上大笔钩勒。“城压沧波到海门”,是一幅境界极其宏阔的画面,“城压,见出高城的强固,足以镇住呼啸的水势;“沧波”,见出江水的浩渺,一望无际;“到海门”,见出江水源长而流远,一泻千里。“万里江山”,“九秋天地”,由此生发而来,都是这宏阔境界的伸展。“来醉眼”,暗示诗人襟怀郁勃举杯遣怀,于醉中登高眺远。“入吟魂”,透露诗入触景生情,感慨弥深,不吐不快。“来”“入”两个动词,使客观景物动化,写出了无限江山奔赴眼前的态势,见出炼字之工。这两句既显示了赏心亭凭高眺远,视野宽阔,又为下文感怀作了适当的铺垫和过渡。
诗的后两联,主要在写情,即抒发登临的感慨。颈联感慨史事,由当今追溯往昔,是说如今耳边不时响起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它使人想起当年陈后主由于沉湎歌舞,荒废朝政,导致国破身俘。“黄旗紫盖”,是帝王气象,“王气”,旧指王朝的运数。黄旗王气昏”,犹言陈王朝寿终正寝。听到玉树歌,人们不禁想起陈朝覆灭的历史悲剧。这亡国的悲歌,可说是晓悟后人莫蹈覆辙的警钟。唐人诗句陈述史事较为具体,讽谕性显豁。王珪这两句侧重提醒人们重视前车之鉴,不再追述史事,寓意较为隐曲。
尾联两句,承颈联而来。“人事不同”,归结“于今”、“当日”;“风物在”,回应首联“遗迹”、“空存”;“怅然”将全诗荡的低徊沉息的情韵一语点破;“对芳樽”,绾合前文的“醉眼”,也表明感慨之深,只得借酒消愁。
王珪长期身任词臣,诗文多金玉珠玑,时号“至宝丹”。此篇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由眼前景象引出对前代历史教训的凝想,从而抒感遣怀。视野空阔,意境苍凉,感慨深沉,不同于其他的摛藻敷采之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学校关于中华古诗词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初中语文新学期计划,初中语文新学期计划,阐述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古诗词。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初中语文组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新学期工
-
作者: 张家顺
-
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生存;人过于明鉴,就找不到同伴。此语源自秦汉《荀子》《吕氏春秋》《孔子家语》等古籍中。说法不尽相同,有的写作:“水太清无鱼,人太察无徒。”有的写作:“水清无鱼,人察无徒。”《汉书·
-
《北 岛回答》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北 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
-
古文观止·司马迁·项羽本纪赞 太史公曰【1】
-
宋词典故·期颐 【出典】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唐·孔颖达疏:“人年百岁不复知衣服、饮食、寒暖、气味,故人子用心要求亲之意而尽养道也。”《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南朝
-
【3858】科技到底改变了什么(〔美〕马特•里克特著,黄瑶译,中信出版社,33 8万字,2017年9月第1版,75元)△共三部分(50章):①车祸;
-
前王诏多士,咸以德为先。道從仁义广,名由忠孝全。美禄报尔功,好爵縻尔贤。黜陟金鉴下,昭昭媸与妍。此道日以疏,善恶何茫然。君子不斥怨,归诸命与天。术者乘其隙,异端千万惑。天道入指掌,神心出胸臆。听幽不听
-
【原题】:尝为赵太社作章泉二字及匹纸写诗二十二首赵一再有诗因次韵
-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 [2]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 [3] ,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4] ,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