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赏析》
上片“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起笔即点出德祐之难,词人用形象的语言,写亡国的巨变。朝廷还沉浸在欢歌乐舞之中,却突然被城外惊天动地的战鼓惊醒,战争的血雨腥骤然降落的皇城深宫。这里,词人借唐天宝之变写本朝之事,借历史来喻今,批判朝廷的败落。”玉啼金泣“兼用金人滴泪的典故,写易代被遣的悲哀,颇为贴切。“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化用杜甫“马头金匿匝,驼背锦模糊。”诗句,承上“此行良苦”,想象到敌国之地的亡国奴生活。“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三句,极言其“苦”。南下和北上都是亡国之事这三句,既是舟载北行的实况写照,意谓国运已尽、无力回天。“春”是押解出发的季节,象征南宋国运。“春归去”指南宋王朝的国亡如春天一样终结。“空”字浸透了徒唤奈何的深悲。
下片转写船经淮河时的感受。“长淮”点题“淮河舟中”。“非吾土”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之意。望断长淮,美景色已非昔日色调,盖心情不同之故。“目断”“怅”,眷恋、凄婉之情赤者然墨上。“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三句借用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句:“受降城外月如霜”,再以设想之辞,想起以后的生活,心中泛起陈陈酸楚。汉、唐均有受降城,多在西北边塞但非一地。这里仅借用而已,不是实指。“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目光又从远方回到近旁。帝王、侍臣、后妃、宫女、等级原本森严,而今“粉阵红围”皆为囚徒,主奴难辨,不分宾主。在狭窄的小舟中,拥挤着入眠。唯独那位满怀愁绪,多愁善感的宫女,在孤灯下弹拨着琴弦,也撩拨着词人幽伤的心绪。最后“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直应词题“夜闻宫人琴声”收束全篇,含蕴悠长。
上片重在铺陈背景,下片围绕题面。全词着重展示被掳北上、舟行淮河的见闻和感受,同时又将眼前实景及行程的记叙与回忆及设想结合起来,将时间和空间大为拓展,而且又统一在“惊”“苦”“愁”及“凄凉酸楚相交杂的感情基调上,显得跌宕起伏而又真切感人。
-
《易传》是中国儒家学者解释《周易》的著作。又名《易大传》、《十翼》。旧说为孔丘所作。宋代欧阳修、赵汝梅,元人王申子等提出怀疑,认为 《系辞》、《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清人崔述,近人冯友
-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 “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
-
曾子的著作与思想概述 曾子著述颇丰,为孔子三千弟子之最。他名下的著作主要有四种:一是《论语》。据专家考证,《论语》最先是由曾子主
-
如果用气息来概括房间的性质,书房蓄积的应当是淡淡的油墨气息,温暖而清新。埋头奔走在现实生存中的人们需要这样一个空间来安顿内心,让自
-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 ① 。植木县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 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子往晏子之家 ② ,说曰:“负郭之民贱妾 ③ ,请有道于相
-
《交不为利,仕不谋禄.》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交不为利,仕不谋禄。》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3055】我们仨(杨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9万字, 2015年4月第1版,35元。)△全书分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
-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出处】唐.刘眘虚《 阙题 》 【意思】道路似因白云缭绕而到了尽 头,美丽的春色与溪水一样曲折悠 长。时时有飞落的花瓣飘来,从远 处随着流水散
-
新亭未有客,竟日独何为?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头风初定后,眼暗欲明时。浅把三分酒,闲题数句诗。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