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易赏析》
元朝初年曾一度废科举,朝廷虽下令搜求宋遗贤,然挂一漏万,大批知识分子仕途仍被堵塞。“遗民故老,无所寄兴,往往发之于吟咏间。”(顾嗣立元诗选·黄庚小传)于是,诗社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成为文人墨客互相标榜扬名的重要渠道。黄庚就是因在越中诗社试枕易诗,推第一,而名盛词场的。黄庚,字星甫,浙江天台人,自幼习举子业,入元后“放浪江湖,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同前)。不过枕易这首诗写的并非江湖山水,而是读周易的体会,表现了诗人体道自乐的心境。诗题枕易,是以周易卷为枕而眠的意思,说明耽读嗜好之深。
首联两句破题。“古鼎烟销倦点朱”,是说室内香炉已不再生烟,同时诗人手中书卷也因疲劳而辍读。“点朱”,就是读书,古书没有标点,要边读边用朱笔把它点断,故云。一个“倦”字,说明书不再读下去,同时也带出“古鼎烟销”的原因。这句诗先用“倦点朱”三字,把周易提领出来。“翛然高卧夜寒初”一句,进一步交代“倦点朱”乃是由于夜深该眠的缘故。这就给枕周易做好了铺垫。这里用“翛然高卧”四字,值得注意。“翛然”,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词源庄子·大宗师。“高卧”,是安卧,也有隐居不仕的意思,典出晋书·陶潜传。此乃思想境界彻底摆脱俗累的高人行径,只有这样的人才配枕周易。诗人这样描写自己,用意颇深。颔联,“四檐寂寂半床梦,两鬓萧萧一卷书”,正面点题。进一步刻画了枕周易者的自我形象:一位两鬓花白稀疏的老书生,头枕周易卷僵卧在寂寞的茅屋之中。这两句诗着力渲染了作者贫与老的氛围。“寂寂”,写其贫;“萧萧”,状其老。“半床梦”“一卷书”,指诗人检讨平生宛如一梦,事业空空,只落得个终日矻矻、皓首穷经。虽然如此,联系首句“翛然高卧”的姿态,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儒家所推崇的安贫乐道的人物。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偶成),这是封建社会道学家所标榜的完人。如果说枕易前四句写出了“贫贱乐”的人生态度,那么下面四句就是写“道通天地”“思入风云”的精神境界。
颈联“日月冥心知代谢,阴阳回首验盈虚”两句,是说对宇宙(包举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会之于心,验之于物,无不豁然贯通。这里用“日月”“阴阳”代表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周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宇宙的根本规律,即所谓道。“代谢”与“盈虚”指发展变化而言,“冥心”谓深思极虑,“回首”谓观察体验,两者是诗人对道的发展变化体认的方法与过程。这两句诗极概括地写出了诗人对周易理解的心得体会。
尾联“起来万象皆吾有,收拾乾坤在草庐”,是写体道者的胸襟。诗人一觉醒来内心感到格外充实,仿佛宇宙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包纳于自己灵府之中,从而使得天地之内一切风云变幻、人事更迭都可以不出草庐来加以揣摩、料理。诗人这种感受未免带有几分唯心色彩。旧时的知识分子都在不同程度上轻视社会实践,仿佛读通了几部圣贤经典,就可通达一切,运天下于掌上,这是他们的局限。
但是,本诗作为表现诗人内在高洁旷远的精神气质,以与当时上层社会俯首帖耳、龌龊猥琐的思想状态相抗衡,仍有可取之处。而且在写作上,枕易一类题目,不涉风云雨露、江山花鸟,颇不易作好。诗社考官李应祈评这首诗说:“此诗起句‘倦’字,便含睡意。颔联气象优游,殊不费力,曲尽枕周易之妙。颈联‘冥心’‘回首’四字,极其精到。结句如万马横奔,势不可遏,且有力量。”又说:“自非作家大手笔,讵能摹写。”(见元诗选·月屋漫稿)这首诗能于诗社试题夺魁,不是没有道理的。
-
露坠萎花槿,风吹败叶荷。老心欢乐少,秋眼感伤多。芳岁今如此,衰翁可奈何。犹应不如醉,试遣唤笙歌。
-
中山狼: 比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原是一则民间流传的寓言。唐朝人姚合、宋朝人谢良、明朝人马中锡先后根据寓言写成传奇小说,叫《中山狼传》,收在明代的《合刻三志》《古今说海》和清代的《明文英华》《东田
-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陈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擅给其
-
【注释】:此词题为春愁,写得蕴藉深情,值得玩味。起首两句 ,写看见春草萌生 ,引起对前事的追忆。“年年 ”、“ 悠悠 ”两叠词用得好,有形象、有感情。“年年”,层次颇多:过去一对恋人厮守在一起,别后年年盼归 ,又年年不见归 ,今后还将年年盼
-
【名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要不断积蓄才智,等待有利时机而行动。器:指才能、才智。时:时机。
-
6月 解放战争爆发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编制序列 : 1946年6月,中共中央军委为准备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集中兵力机动歼敌,指示各战略区调整部署。编制序列如下:中央军委及总部:中国共产党中
-
《吕氏春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1)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2)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3)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 (4) ,胡可得而法!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5) 。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代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古代的春天的古诗,古代的春天的古诗,古人描写春天的诗句。古代的春天的古诗: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
-
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无他焉,不能督责,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
-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纷纷等儿戏,鞭?登遭割截。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洗盏拜